文档介绍:GMP 条款解读
设备
设备条款核心
药品GMP的目的及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设备在设计、安装、维护、使用和清洁的过程中也应基于以上原则来进行管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根据药品生产不同产品剂型的要求和规模,选择和使用合理的生产设备,配备必要的工艺控制及设备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功能,并通过完整的验证流程保证设备的性能满足预期要求。在使用中通过必要的校准、清洁和维护手段,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并通过生产过程控制、预防维修、校验、再验证等方式保持持续验证状态。设备的清洁是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应强调清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现性。
第一节原则
第七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
——条款解读
。设备项目负责人员依据用户需求文件进行设备的调研、选型,并转化成符合相关设备技术规范语言的技术要求,其中对关键技术指标作详细、明确的描述,并用于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的合同技术文件。
、选型和安装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基本原则进行组织,系统阐述设备管理的目的。
;用于制剂生产的配料、混合、灭菌的主要生产设备和用于精制、干燥、包装的设备,其容量应当与生产的批量相适应。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检查要点
、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等方面的管理规程,同时包括工艺设备和公用系统;
,应当根据自身条件(选址面积、厂房结构、生产能力、设备、硬件设施系统等)、环境、用途、使用目的、标准要求等提出用户需求(URS)。设备供应商依据客户的URS进行设备设计(或确认自己已经完成设计的设备能符合需方的要求),完成DQ后,再进行设备的制造;
、不同产品、以及特定的工艺要求,并兼顾实际生产操作符合GMP规范的要求;
:
、发霉、产生脱落物,设备内表面是否光滑平整,便于清洁,不得吸附和污染药品;
,是否遮挡回风口,是否便于设备生产操作、清洗、消毒及灭菌、维护,需清洗和灭菌的零部件是否易于拆装。根据生产工艺要求,查看设备是否具备必要的密闭性、空气过滤设施等;
、消毒或灭菌的方法及周期,不能移动的设备是否有在线清洗的设施;
。
——典型缺陷及分析
、粉碎室等产尘量大的区域内,所配备的除尘设施,不能有效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对气流流型造成了影响,同时增加了污染的风险。
第一节原则
第七十二条应当建立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
——条款解读
,强调文件化的设备管理系统。
,并对其采用各自相适应的维修策略,级别评估应考虑质量影响因素、生产影响因素、设备利用率因素、安全环境因素;设备可靠性因素、设备故障发生频率、维修成本等因素。
、清洁、维护和维修的SMP(标准管理规程)、SOP(标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同时也要建立相对应的SOR(标准操作记录),使清洁、维护、维修的实际执行情况得到充分的反映,使相关记录真正起到确认和可追溯的作用。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检查要点
、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应当规范、内容全面并具有可操作性;
、准确、及时,记录保存完整;
,设备发生纠正性维修或故障维修时应严格按照偏差处理程序或变更控制程序执行;
、改造、停用、启用应按照相关程序执行,例如转移、停用、需在使用前进行功能和性能确认。
——典型缺陷及分析
,内容不具体、可操作性差、缺少指导意义,不能有效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故障。
、维修记录与设备运行日志不一致,同一时间设备既在运行又在维修。
第一节原则
第七十三条应当建立并保存设备采购、安装、确认的文件和记录。
——条款解读
强化企业建立设备管理基础工作,针对设备验证、变更控制、系统回顾等工作的有效实施提出相应要求。
检查要点及缺陷分析
——检查要点
,并且每台设备的编号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