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交通规划
1 交通及交通规划的分类
2 交通规划的内容
3 交通规划的过程
4 交通规划的发展
5 交通规划的研究展望
主要内容:
一、交通(Traffic)
1、定义
人和货物的地点间、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当代社会的特征:人流、物流、信息流
人、货物、信息的地点间的移动
水流、山崩、地震等自然现象
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
(1)移动的本身有价值;
(2)移动的结果有价值。
算不算
交通?
算不算
交通?
2、交通的分类
(1)本源性需求:移动的目的是他人难以代替、为了
本人的交通需求。如上学、交友、
观光、度假、看病……。
(2)派生性需求:可以由他人代替的交通需求。如工
作、联系业务、购物……。
(以往交通规划的主要研究对象)
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观光交通、节假日交通
也被作为研究对象
(1)交通的经济作用
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车辆的油脂耗损、提高
交通安全、降低运输价格;
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市场、降低生产
成本、促进城市化、扩大就业、促进地区之间的
专业分工、抬高土地价格……。
(2)交通的社会作用
社会形成与文化交流:打破地区间距离的隔
阂、形成一体化社会;
时间的节约和有效利用、防灾和社会福利。
“要致富、先修路”
“地球村”
逐渐失去地方特色,恶化环境……。
二、交通规划(Traffic/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解决手段与方法
规划(Planning):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
的过程。
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
和行动的过程。
确定目标
1、定义
目的:设计一个交通系统,以便为将来的各种用地模
式服务。满足需求与拉动需求
意义:(1)是建立完善的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
重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是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从人、车、路、环境以及综合交通着手。
(3)是获得交通运输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
如何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
2、交通规划的目的与意义
3、交通规划的前提
(1)规划主体的存在、公共性;
(2)对规划对象的期望状态、方向、认识的一致性,
主要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
(3)规划主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规划对象的可能
性;
(4)在特定的时点,对规划的必要性的认识;
(5)作业本身的可能性,即规划作业需要投入的资源
(时间、资金、信息、人员等)的存在。
4、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
(1)需求方面:移动的意识决定主体---个人、团体;
移动的对象---人、物
(2)供给方面:载运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船舶、
……
交通路---线路、站场
(3)交通市场:市场决定系统---经营主体和市场框架。
综合交通的理解
综合交通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整合,运输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运输组织过程的一体化,运输设备的标准化
综合交通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
协调性
效益性(节约性)
信息共享性
三个子系统:基础设施网络系统,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综合运输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