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机械工程材料.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机械工程材料.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6/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机械工程材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词解释: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是的最低应力值;
抗拉强度(强度极限):是指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
塑性:是指材料在力的作用性下,产生不可你用就变形的能力;
韧性:材料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硬度: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疲劳强度:是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
晶体:物质的指点(分子、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固溶体:当合金由液态结晶为固态时,组成元素间会像合金溶液那样相互溶解,形成一种在某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原子的新相;
金属化合物:凡是由相当程度的金属键结合,并具有明显金属特性的化合物;
固溶强化:通过溶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铁素体:碳溶在α-Fe中的一种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溶在γ-Fe中的一种间隙固溶体;
一次渗碳体:从液态金属中直接结晶出的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的铁碳合金自1148℃冷却至727℃时,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
三次渗碳体:一般铁碳合金从727℃缓冷至室温时,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发生相对的移动;
回复:加热温度较低时,变形金属中的一些点缺陷和位错,在某些晶内发生迁移变化的过程;
再结晶:变形金属加热到较高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有可能在破坏的亚晶界处重新形核和长大,使原来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晶粒,这种使晶粒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而晶格类型无任何变化的过程;
加工硬化: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层金属受到切削力的作用,产生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晶粒被拉长、纤维化甚至破碎而引起表面层的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
热加工: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
奥氏体实际晶粒度:钢在具体加热条件下实际得到的奥氏体晶粒的尺寸;
本质晶粒度:钢加热到930℃±10℃,保温8h,冷却后得到的晶粒度;
马氏体:碳溶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钢在高温时所形成的奥氏体,过冷到Ar1以下,即成为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过冷奥氏体;
退火:把钢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Ac3或Ac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衡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正火:把亚共析钢加热到Ac3+30℃~50℃,过共析钢加热到Acm+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后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把淬火钢件加热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透性:表示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在规定条件下,决定了钢材淬硬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
淬硬性: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弥散强化:是使金属基体(金属或固溶体)中含有高度分散的第二相质点而达到提高强度的目的
选择题: 
1、下列晶体缺陷中,属于线缺陷的是(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