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矮种椰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矮种椰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7/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矮种椰子生产技术规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矮种椰子生产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矮种椰子丰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工作组
二○一三年十月
一、申报基本情况和修订标准任务来源
1、基本情况
椰子(Cocos nucifera L.)为棕榈科椰子属单子叶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目前已有90多个热带亚热带国家种植。椰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省(区),其中海南的椰子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9%。椰子现有种植面积约70万亩,,产值3亿元。
海南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为椰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条件。随着椰子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在新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系列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低产园改造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椰园复合经营模式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椰心叶甲﹑红棕象甲等病虫害的防控,椰子相关产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等方面,为椰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海南省作为我国椰子主产区,椰子产业得到也较大发展。但椰子栽培的品种已经发生了变更,全省椰子种植面积达70多万亩,其中矮种椰子种植面积占30%,以前的栽培方式或途径都发生了变化,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尤其是矮种椰子大面积的种植,一方面,促进了我省椰子的快速发展,保证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栽培技术或栽培途径影响到椰子的丰收、稳产。因此,加强矮种椰子的丰产栽培制度和规范,才能更好地为椰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2、制订标准任务来源
2012年10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向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标准化管理部门提出了制订《矮种椰子丰产技术规程》推荐性地方标准的申请,并获得批准。工作组具体组织了标准的修订工作,成立了标准制订工作组,负责标准的协调和制订工作,工作组依据DB46/T 74-2007《标准化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制订工作程序》制订了《矮种椰子丰产技术规程》,完成了征求意见稿。
二、修订标准的意义和必要性
海南是椰子种植的最适宜区域,是我国椰子主产区。椰子生产在海南农业产业结构中属支柱产业之一,是海南东部及南部沿海几个市、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海南椰子还存在生产投入相对不足、管理粗放、椰子单产较低等问题,在此形势下海南椰子栽培的标准制修订工作尤为重要。
矮种椰子与高种椰子相比,含油量低,椰肉松软,椰子水较甜,其中的绿矮品种椰子水具有浓郁的香味,俗称“香水椰子”,而且早产,一般植后3-4年即开花结果,第五年即可进入盛产期。目前海南矮种椰子种植面积占30%(全省椰子70多万亩),矮种椰子在海南省的文昌、万宁、三亚等地市发展很快,对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作用。矮种椰子,产量高、结果早有利于我国椰子产业的发展。总之,对于推动海南椰子种植业及产业发展,促进海南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使规程更好地起到规范行业、提高椰子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对《矮种椰子丰产技术规程》进行制定非常必要。
三、标准的起草过程
根据海南省地方标准《标准化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制订工作程序》(DB46/T 74-2007)的工作要求,按照制订地方标准的工作程序(即: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在标准立项后,起草工作组于2013年9月18日开始组织技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