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临床诊疗指南--整形烧伤科.doc

格式:doc   大小:11,715KB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临床诊疗指南--整形烧伤科.doc

上传人:977562398 2018/8/2 文件大小:1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临床诊疗指南--整形烧伤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制混凝土构件 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一、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
二、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element) :预先制作供现场装配的混凝土制品。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比较广泛。
预制混凝土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
与现场浇筑混凝土比较的主要优点:
①制品可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
②加快模板周转,增加使用次数,节省钢、木材料,降低模板费用。
③不受或少受气候影响,有利于生产的均衡性和计划性。
④避免高空立模和支撑的困难,可快速安全施工。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可在工厂或现场预制。
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的或组合成整体结构物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由于运输困难,常采取现场就地预制;
数量多和重量较轻的构件,多在预制厂成批生产。
大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主要问题是吊装,因此,在预制前,需对构件的吊点位置、吊环或吊孔设置、吊装应力及刚度、变形等,作专门设计,以满足吊装设备和吊装方法的要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
制作工艺

预制现场应设有临时的排水沟,预防下雨时原地下沉。对立式地胎模,应表面平整、尺寸准确。优先选用型钢底模,也可采用混凝土或砖胎模,底模应抄平。采用地胎模时应处理地基,夯实平整,表面抄平粉光。地胎模要顺滑,便于脱模。
底模使用后应铲除混凝土残渣瘤疤,清扫表面灰尘,涂刷隔离剂。

钢筋骨架安装定位前应检查钢筋骨架中钢筋的种类、规格与数量、几何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铁件规格、数量及焊接是否正确。亦可在隔离剂已干燥的地胎模上绑扎钢筋骨架,以避免预制钢筋骨架在搬动起吊时变形。

宜优先选用钢制侧模。侧模安装应平整且结合牢固,拼缝紧密不漏浆,内壁要平正光滑,木模应尽可能刨光,转角处应顺滑无缝以便脱模,几何尺寸要准确,斜撑、螺栓要牢靠,预埋铁件顶留孔洞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侧模安装后应保持清洁无杂质残渣,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浇捣混凝土前应检验钢筋、预埋件的规格、数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预留孔洞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浇捣时应润湿模板,人工反铲带浆下料
构件厚度不超过360mm时可一次浇筑全厚度,用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构件厚度大于360mm时应按每层300~350mm厚分层浇筑,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使上下层结合成整体。
浇筑时应随振随抹,整平表面,原浆收光

如构件截面较小、节点钢筋较密、预埋件较多时,容易出现蜂窝,应仔细地用套装刀片的振捣器振捣节点和端角钢筋密集处。
振捣混凝土时应经常注意观察模板、支撑架、钢筋、预埋铁件和预留孔洞,发现有松动变形、钢筋移位、漏浆等现象应停止振捣,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继续振捣,直至成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