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刑法基础知识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136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刑法基础知识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18/8/3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刑法基础知识教学大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刑法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初任培训)
【教学目的】通过刑法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初任民警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内容,掌握有关犯罪和刑事责任的重要概念、特征和内容,能运用犯罪构成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一般的刑事案件的定性问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多媒体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课堂教学28-30课时,学员课后自学30课时
【大纲内容】
第一章刑法概述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刑法的定义
刑法的形式定义与实质定义。
二、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
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的各自含义。
三、刑法的特征
刑法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具有的特征: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其范围比其他法律部门广泛;刑法的任务以及实现任务的方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刑法的强制力程度较其他法律的强制力程度严厉得多。
第三节刑法的任务
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二、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四、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四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的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3条、第4条、第5条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三项基本原则各自在刑事立法中的体现;三项基本原则各自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
第五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我国刑法的体系。
二、刑法的解释
刑法的解释;刑法的解释按不同标准的分类,即以解释的效力为标准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以解释的方法为标准划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第六节刑法的效力范围
一、刑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
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效力的概念;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采取的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管辖原则;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管辖权和普遍管辖权的基本内容。
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的时间效力的概念;刑法的时间效力包含的内容,即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和刑法的溯及力;刑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四种理论主张以及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的刑法溯及力内容。
第二章犯罪概念和特征
一、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概念。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第三章犯罪构成
第一节犯罪构成的一般概述
一、犯罪构成的概念
犯罪构成的概念与犯罪的概念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明确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概念及其所含内容。
二、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按照我国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必须具备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这四个共同要件。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根据犯罪构成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犯罪构成的形式进行不同的分类,即基本的犯罪构成和修正的犯罪构成;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简单的犯罪构成和复杂的犯罪构成;叙述的犯罪构成和空白的犯罪构成。
四、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
犯罪构成理论对我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及刑法理论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犯罪客体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犯罪客体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内容;犯罪客体在刑法条文中的体现;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二、犯罪客体的种类
根据犯罪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范围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明确每一类客体的含义、作用。
三、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明确犯罪客体、犯罪对象两个概念包含的内容;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之间互相联系和区别的两个方面。
第三节犯罪客观方面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犯罪客观方面与犯罪客体的关系;犯罪客观方面的主要内容;研究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二、危害社会的行为
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概念;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的两个特征,即必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大类,明确作为与不作为各自的概念,尤其是不作为成立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在司法实践中注意区分不作为犯罪。
三、危害社会的结果
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概念;明确危害社会的结果同犯罪客体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认清危害结果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之分;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我国刑法中的五种规定及其意义。
四、刑法上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