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砂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5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9
6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现状 11
7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
8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
9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21
10 清洁生产与环保措施 23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
12 海砂开采量控制 23
13 公众参与 24
14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5
15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2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海砂开采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2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二维浅海环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 30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波浪场预测模型 3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悬浮物扩散和地形冲淤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 37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海砂开采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本规范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它海域内进行海砂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规范不适用金属砂矿的开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适用本规范。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海洋调查规范总则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水文观测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气象观测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物调查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T 海洋调查规范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GB 18421海洋生物质量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JTS 145-2 海港水文规范
SC/T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海砂 marine sand
赋存于海底的砂。包括海滩砂、陆架砂等。
海砂开采 marine sand mining
使用船只或其他工具、设备获取海砂资源的活动。
海湾 bay,gulf
被陆地环绕且面积不小于以口门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的海域。
本规范中的海湾不含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杭州湾和北部湾。
[GB/T 19485,]
河口 river mouth,estuary
入海河流终端受潮汐和径流共同作用的水域。
[GB/T 19485,]
近岸海域 nearshore area
指距大陆海岸较近的海域。
已公布领海基点的海域指领海外部界限至大陆海岸之间的海域,渤海和北部湾一般指水深10m以浅海域。
[GB/T 19485,]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marine eco-environment sensitive area
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高,且遭受损害后较难恢复其功能的海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湾、河口海域,领海基点及其周边海域,海岛及其周围海域,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的渔业水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等。
总则
评价工作程序
海砂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见图1)。
海砂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
1. 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海砂开采的其它文件
2. 确定评价内容和范围
3. 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筛选重点评价内容
明确下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重点
、分析所获数据、资料
汇集资料、环境现状现场踏勘环境现状调查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 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和评价
2. 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和评价
3. 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 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第一次公众参与公示
第二次公众参与公示
公众参与调查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初步工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