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美丽浙江 非遗梦想.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丽浙江 非遗梦想.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5/8/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丽浙江 非遗梦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丽浙江非遗梦想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说与做。我们的责任是,缩短愿景与使命、理想与现实、思考与行动、说与做的距离。事业无止境,探索无止境。”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著作《风生水起》作者王淼写在卷首的一段话。
王淼,浙江临海人,现任浙江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次重病,使王淼颈椎严重变形、手抬不过肩、脚迈不过槛、严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就是这样,他仍然与常人一样承担着大量繁杂的工作,并且释放出惊人的能量。他在文化厅工作26年,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26年如一日,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保持“5+2、白+黑”的工作状态,从没请过假。百般努力、千般辛苦、万般付出,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十几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热爱组织,酷爱事业,关爱队伍,深爱同志,以高度的事业使命感、工作责任感和时间紧迫感,创造非遗普查浙江经验,取得了国遗申报“四连冠”的一流成绩,开创了“浙江非遗领跑全国”的可喜局面。
善于谋划、勇于创新
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王淼带领他的工作团队,取得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累累硕果,浙江非遗普查保护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大跨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评价:
“王淼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非遗保护工作,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正如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事非遗保护工作,我不是把它作为一种职业、事业,而是把它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信仰去对待,因此从来不会感觉工作有多苦多累,有的只是收获时满满的喜悦和快乐。对于我来说,生命不息,工作不止、奋斗不停。”王淼以创新驱动事业发展,创造了“非遗普查的浙江模式、非遗名录的浙江现象、非遗保护的浙江经验”等等。2012年12月25日,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浙江省申报人类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总结表彰会上,王淼被荣记一等功。
王淼注重前瞻思考、规划引路和顶层设计。他常说:“做事的眼光要放远一点,目标高一点;规划是航标,要将谋划长远与每年的通体构思结合,才能让美好规划变为生动现实。”
善学善思、学以致用
王淼有个特点,即视学习为精神追求和生活常态,并把学习理念贯穿于工作始终,善于将工作经验上升为工作理论,并将工作理论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如在非遗十年之际,系统梳理十年非遗保护工作理论成果,提出法治非遗、美丽非遗、智慧非遗等十个方面的非遗理念,撰写了《浙江非遗事业进入新时代》的理论文章。
以非遗工作者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他著作出版了《把根留住》、《风生水起》等非遗保护专业理论书籍,撰写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预警报告》等文章,殷切呼吁:加快抢救保护步伐。
抓住机遇,强势推进
王淼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善于将非遗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推动,把工作创新作为推动浙江非遗保护事业的引擎。
为进一步打响浙江全省“美丽非遗”品牌,扩大“美丽非遗”影响,王淼在全省策划和组织实施了以“美丽非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包括以“美丽中国神州风韵”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桐庐)剪纸大赛暨十大神剪评选活动,全国响应者众多;以“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为主题的2014浙江非遗电视春晚等等, “非遗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