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团体操创编设计的可视化研究
(XX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XX 100875)
摘要:通过对团体操构成元素的分析,明确计算机设计的核心内容,提供了应用图像软件设计团体操的特定思路、方法和部分实例。
关键词:团体操;创编;计算机;设计;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TP399∶G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XX)08—0064—03
随着我的提高,团体操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自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操获得巨大成功以来,历经半个世纪,团体操已经发展成:“由几十人,几百人以至成千上万人,在大的场中,通过以体操为主体的各色各样的体育、艺术形式和队形变化、图案造型,配以音乐、道具、服装以至背景、场景、灯光等艺术装饰,所构成的体育艺术性的集体表演项目”[1]。随着团体操的发展,传统的团体操创编设计手段——手绘平面设计图,已经满足不了团体操编导的实际需要。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辅助团体操的创编设计,可以提高创编设计效率、完善创编设计效果、节约训练成本。
1 问题的提出
一部团体操作品由编排到演出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学科,其中团体操的创编设计是核心。在实施大规模的训练以前,呈现团体操创编设计的载体是编导与各方人员沟通的桥梁,是体现编导创作意图的关键所在。载体所起的沟通成效与实现其手段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然而目前,团体操专业人员进行创编设计的手段至今没有新的突破,绝大部分仍然以手工绘制平面设计图为主。
这种传统的在坐标纸上手绘设计图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
创编设计的意图表达不全
传统的设计手段由建国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早期的团体操表演都在白天,因此,队形图案及其变化是设计图要表达的主体,用手绘的点示意表演者及其站位,用箭头示意队形图案的变化。然而,随着团体操表演时空的变化,灯光布置、舞美设计、场景特效、背景舞台等等艺术性装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传统的手段已经不能实现和展示创编者全部的创作设想。
创编设计的队形图案缺乏实感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从垂直俯视的角度来绘制队形图案及其变化的二维状态。然而,团体操的主要观看区域与表演区域存在一定的角度,可见传统的平面设计图无法展现立体透视的三维效果,容易造成创编意图与现场效果之间的差异,增加训练“返工”而引起的巨大浪费。
创编设计的工作效率低
例如,用传统的手工绘制2 000人构成的简单队形图需要近30分钟的时间。一场有五个队形变化的简单的团体操表演,最少需要绘制一幅进场图、一幅退场图、五幅队形图和四幅队形变化图,如果不考虑修改,一次性定稿的话,也需要绘制22 000个点,近6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显而易见,传统的手工绘制设计图的方法既浪费体力,又浪费时间,重复性的劳动比较严重。
由此可见,为了提高团体操创编设计效率、完善创编设计效果、节约训练成本,探索团体操创编设计的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2 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在团体操创编设计中的应用
可视化技术的价值
从概念上来说,可视化就是一种用图形或图像来表征数据的计算方法,即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一维数据转化为可观察的二维或三维几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