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清朝海关贸易关税和子口税.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清朝海关贸易关税和子口税.doc

上传人:253214894 2018/8/27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清朝海关贸易关税和子口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清朝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第一节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确立
鸦片战争后海关行政主权的开始丧失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海关主权也开始逐步丧失。
鸦片战争以前,外国商船到达广州,须投行认保,所有进出口货税均由保商(即行商)代纳。战后废除了行商制度。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裁撤保商,则进口货船即由英(领事)官担保”;并规定了领事报关制的具体施行办法:英国商船进口后,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各件呈送该口英国领事,领事即根据这些文件把船只大小、装运货物种类等项通知海关;英商船只卸货、装货时,亦应先期通报领事,“由英(领事)官自雇通事转报海关,以便公同查验”;英商船缴纳税钞之后,海关发给完税红单,商人即将红单呈送领事验明,方准发还船牌,令行出口①。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还规定,外商若不遵守领事报关制,或有呈送假舱单及未领牌照先擅自开舱一类***行为,由领事代中国课以罚金。中英《虎门条约》第十二款并规定,走私案件也应由领事通报清地方官员,“以便本地方官捉拿”①。
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均对领事报关制及领事插手缉私问题作出了类似规定。
按照上述规定,不仅中国政府对外国船舶进出中国港口的批准权被领事剥夺,而且外船进港手续办理之权、海关缉私之权也被外国领事所窃取。领事报关制实行的结果,使得走私贸易,特别是鸦片走私,“像一棵绿色月桂般地欣欣向荣起来”,不法外商“毫不踌躇地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是把关税逃避得一干二净,就是用假报单或和解办法,千万百计缴纳少于协定税则所规定的数额”②。
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1853 年9 月7 日),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上海海关道吴健彰逃入租界。英国领事阿礼国()“遂认此为实行其昔日改良关税行政计划之良机”③,迅速与美国副领事金能亨( han)磋商,并于八月初七日(9 月9 日)公布了《海关行政停顿期间船舶结关临时规则》(六条)。该规则宣布:英、美商人分别向英、美领事馆办理一切报关纳税手续,所有进出口税,应向英、美领事馆缴纳,或用现款,或用见票四十天付款的保单均可④。阿礼国推行领事代征制度的目的,除了进一步直接掠夺中国海关行政权之外,还在于用交纳保单的办法,作为万一英商财产因战争而受损时,可向中国政府索取赔偿①。
①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 册,第40—43 页。
①《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 册,第37 页。
②莱特:《中国关税沿革史》;姚曾廙译,三联书店版,第35、88 页。③高柳松一郎:《中国关税制度论》第1 编,第29 页。
④《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294 页。又见海关总司署造册处编:Documentsillustrative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and Activ-ities of the Chinese Customs Service,(以下简称《海关文件汇编》)第6 卷,第20—22 页。

领事代征制实行一个月后,吴健彰于九月初八日(10 月10 日)通知各国领事,他从即日起恢复海关监督职权。阿礼国立即在复照中刁难说:“本领事认为须俟大清官军收复上海县城、阁下到江海关复职视事之日,本领事始准备与阁下进一步谈判征收关税事宜。”②九月初十与十二日(10 月12 与14 日),吴健彰又两次照会阿礼国,要求支付八月初五日(9 月7 日)以前10 万余两关税;并登记八月初五日以后各船欠款,否则他将在内地各关向华商征收丝茶出口税。阿礼国在随后的两次复照中,不仅抵赖八月初五日以前应缴税款,并且把清廷拟实行向华商征税的措施视为
“挑衅行为”,恫吓说:“我国政府必在其他方面实行报复。”③九月二十四日(10 月26 日),吴健彰又通知各国领事将于租界对岸浦东的两艘税船上执行海关职权。法国代领事伊担()带头宣布:“中国唯一在上海的海关,它已经被当地居民捣毁”,“本领事充分相信我国商船可以免税自由进出”。英领事阿礼国亦拒不承认吴健彰设“临时水上海关”,并于十月初二日(11 月2 日)通告英商:现行临时规则继续有效④。
九月二十七日(10 月29 日),奥国船罗伯特(Robert)号拒交关税,扬帆而去,“宛然象是没有一个海关这样的机构存在一般”①。各国商人趁混乱之机纷纷逃避关税。咸丰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54 年1 月20 日),美国领事以最惠国条款“美国船舶应一体均沾”为借口,公开准许两只美国船“奥乃德号”(Oneida)和“赛恩施号”(Scienle)免税结关出口。阿礼国也于咸丰四年正月初二日(1 月30 日)公开宣布英商也不按临时规则向领事馆缴纳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