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156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doc

上传人:实用文库 2018/9/11 文件大小:1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塔里木大学24#25#学生公寓楼项目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兵建集团塔大学生公寓楼项目部2018年3月2日目录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编制目标及原则………………………………………………3最常见的质量通病……………………………………………4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5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2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7、施工手册8、工程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塔里木大学24#25#、编制目标及原则:1、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二”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层把关;认真总结产生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通病的防治效果,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外墙面渗水;外门窗周围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厨房间渗漏;管道接口渗漏;地面、楼地面、墙面裂缝;下水道堵塞等。2、质量通病防治基本原则(1)质量通病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2)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质量通病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3)质量通病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4)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质量通病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3、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天明(项目经理)副组长:杨凯(项目副经理)、李华强(项目技术员)成员:张军(质检员)、各栋号施工员、劳务班组负责人四、最常见的质量通病: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9、水暖电工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10、饰面板、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五、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1、基础不均匀沉降处裂缝的控件(1)在基础坑放线开挖后,敬请勘察人员、设计人员以及质监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基坑,对不适合作基础持力层的土层应彻底挖去,然后再根据设计要求认真做好处理工作,直至达到设计要求。通过监理部门,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素砼垫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强度的混凝土,按水平控制点浇筑,再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依次振实,抹平,,才能在其上面施工。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1)蜂窝①、现象及原因:混凝土结构局部质量出现的原因②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③混凝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④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⑤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⑥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2)、防治的措施:①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