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短笛无腔信口吹——.:1007短笛无腔信口吹——论古诗中的童趣罗在兴,沈丹(衡水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河北衡水053000)摘要: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类以表现儿童情趣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这类诗歌记录着古代儿童的各种游戏,:通过描绘儿童日常生活特别是游戏的片断,表现出儿童时代天真烂漫,充满想像,无忧无虑,,这类诗歌语言朴实,凝练,活泼有趣,通俗易懂,形式短小精悍,易于诵读,:有些儿童沉溺在网络中时,:童趣;童趣诗;游戏;牧童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2065(2007)04—0083一o3在我国古代的诗歌海洋中,不仅有以成人生活情感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诗歌,,它主要反映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性情及生活等,,早在《诗经?卫风?芄兰》中便有:"芄兰之支,,能不我知?容兮遂兮,,,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后世解诗者有说这是卫大夫讽刺卫惠公骄而无礼的,也有说是女子对心上人的娇嗔的,但给我们更直接的感受是它生动地描写了上古时代儿童们模仿大人嬉戏玩耍的场面.《诗经》中还有另一首《周南?苯苜》,据汉人申培《诗说》考证,这是一首"童儿斗草嬉戏歌谣之词赋".所谓"斗草",是古代的一种儿童游戏,有一种玩法说是:在春末夏初,乡村儿童聚集在一起,每人采一大把俗名叫"打官司草"的野草,两个孩童各自拿出一根,相互使劲拉扯比斗,断者为输,《荆楚岁时记》有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南宋诗人范成大也有"青枝满地花狼籍,知是儿孙斗草来"(《四时田园杂兴》)的描写.《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也有"香菱斗草",,"游戏有隐含着的实用的目的".他与康德,席勒等人认为最初文学活动是在游戏中产生的,这也就是文学理论中的"游戏发生说".在我国渊远的文明中,,清人高鼎《村居》中就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描绘出"儿童散学"在"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环境下"放纸鸢""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样"(《秦淮河春游即事》),手,脚,脑得到活动,,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瞻瞻底车》中有一幅描绘4岁的瞻瞻就用两把蒲扇拼成两轮车的样子,像大人骑脚踏车一样,过了一把"车瘾".只是两把简单的蒲扇,,一根竹竿同样也能成为儿童乐趣所在,那就是"骑竹马""骑竹马",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