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调查:12.9%大学生旅游花费过万元.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调查:12.9%大学生旅游花费过万元.doc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8/9/1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调查:12.9%大学生旅游花费过万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调查:%大学生旅游花费过万元
7月以来,随着全国高校陆续放假,原本略显冷清的旅游市场又有了生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旅游市场也逐年壮大,大学生成为肯为旅游花钱的新生代。
本报近日联合新浪进行“大学生旅游调查”,截至7月20日下午,投票人数超过1000人。
调查结果显示,有%的大学生曾经旅游,这其中%的学生平均一年就会旅游一次,%的学生平均一年的旅游次数甚至达到4次以上;近45%的学生每次的旅游费用在1000元以上;有%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用在旅游上的花费已超过1万元。另外,调查还显示,有%的大学生打算利用这个暑假出去旅游。
李敏是武汉的一名大三学生,大学前3年时间里她一共旅行了9次,去了杭州、普陀、婺源、景德镇、黄山、九寨沟、黄龙、张家界、三峡、天津等地。自助游的花费一千至两千元不等,跟团还要多一些,总花费达到两万元。她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出去走走是必要的,既可以认识社会和自然,还可以锻炼自己,增加阅历。
李敏说:“大学生的旅游行为与其他旅游群体有很大不同。首先,大学生体力和自身身体素质比较好,可以体验难度稍大却更有收获的行程。另外,还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李敏解释说,有针对性的旅游是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景点认真地走,她有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到杭州旅游,除了游西湖,剩余的时间他都放在了参观中国美术学院上。
李敏的旅行花费都是由父母提供的,不需要她从生活费中节省出来。家境不错的李敏对旅游的花费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首先,旅行的花费要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也就是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开支;其次,要把旅游看成是一种追求、一种生活必需和一种学习方式,而且,如果善于选择和安排旅游的各个方面,那么,收获还能物超所值。
多次的旅行经历,使李敏感受到了自然和人文之美,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另外,她还更多地认识了社会,锻炼了生活和适应能力:借宿农家,步行于山野之间,与当地游人相识交谈,这一切都是她未曾感受过的。如今感受了,学会了,她觉得交点学费是应该的。
大学生一般没有经济收入,与追求舒适放松的游客不同,他们会比较注意开支,住宿和交通都会选择比较实惠的方式,但这并不表示大学生会因为家长不给额外的钱就不去旅游。在调查中,%的学生从生活费中省下钱来旅游,而%的被调查者的旅费是他们兼职所得的薪水,一些家境比较差的学生没有因为旅费问题而打消旅游的念头。“我用精打细算弥补了旅费的欠缺,穷玩一样可以走遍世界。”余同学笑着说。
余同学来自西北农村,家境相对较差,但他还是去了洞庭湖君山、庐山和兰州,而且还差不多走遍了北京的景点。他说,旅费的一部分来自勤工助学的薪水,一部分来自他的奖学金。“人不能太闭塞,总要出去看看。我把这些钱攒起来作为我的旅游费。”
余同学自有一套他的旅游方法:出发前上网搜索最经济实惠的路线,关键要是游得尽兴,至于吃、住、行则一切从简。“我年轻我怕啥!”在游庐山的时候,由于是“五一”长假期间,人特别多,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住在山上的宾馆,而是住到了当地人的家里。每天天刚亮,主人就带着他从一条小道上山。没有了人山人海,他可以尽情地感受自然,而且不用花钱。他旅游时还会选择一些可以凭学生证打折的景点,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