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爱伦·坡《乌鸦》的音乐美
桂宝,张小曼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
摘要:爱伦·坡的诗歌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诗中忧郁悲怆的主题,幽婉阴暗的意象,工整和谐的韵律相互交织,展现了诗人唯美主义审美情趣。《乌鸦》是他的经典之作,表达了主人公对丽诺儿的深切哀悼和无限思念。本文主要对《乌鸦》中精妙绝伦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深入、细致分析,揭示诗人孤寂哀伤的心境和对死亡深邃的哲学思考。
.jyqkm)结婚。俩人感情深厚,甜蜜和美;然而好景不长,1847年,弗吉尼亚染上肺结核,凄然而逝。坡悲恸无比,终日酗酒以忘忧。两年后,即1849年10月7日,这位年仅40岁的天才作家陨落于巴尔的摩。
坡作为唯美主义的先驱,率先提出了“为诗而诗”说,追求纯艺术。《乌鸦》就是这样一首震撼心灵,令人黯然神伤的诗。诗中忧郁阴森的基调,寓意深刻的象征,凄婉的主旋律都寄托了主人公最大限度的悲伤和绝望。读者在“似梦一般深沉,似水晶一般神秘”中震撼于死亡带来的神圣之美[2]。
一、爱伦·坡的音乐美主张
坡的诗歌创作理论集中表现在他的《诗歌原理》和《创作原理》等著作中。效果美学是坡美学主张的核心;他非常重视作品给读者带来的情感体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首要目的在于:在情感方面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引发最激动人心的效果。甚至评价一首诗质量高低的方法也是“衡量这首诗在他人心目中激起的诗情能力的大小”[3]。
坡把诗简短地定义为“美之节奏创造”,他在《诗歌原理》中指出,诗歌发展的最广阔领域便是与音乐相结合;而诗歌的音乐美要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呈现出来,由此,诗人把形象生动的语言瑰丽无比的想象和精妙和谐的音韵融为一体,用音乐美来展现他的经典主题“美妇人之死”;在这音乐般的语言中,读者缓缓走入主人公内心深处,静静聆听其来自灵魂深处的悲恸哭泣,感受到其痛失所爱的极度折磨,游荡于理性和非理性间的无奈和绝望。
坡在《诗学原则》(The Rational of Verse)中强调要使诗歌达到统一的效果,要重视叠句、排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的使用。坡认为诗歌是一种“起源于人类享受平等和健康的活动”,指出为了使诗人精神愉悦,要注重运用诗歌中的各种基调。(主要表现为格律、诗节、头韵、节奏、叠句等手法)坡列举了大量诗歌范例,对诗歌创作的音节和韵律问题加以探讨[3]。
二、《乌鸦》中的音乐美
《乌鸦》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也是爱伦?坡的诗论的经典诠释。《乌鸦》的节奏感和旋律感非常强;整首诗歌共有108行,长短适中,格律整齐,声韵和谐,并在诗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头韵、行间韵等表现手法,读来朗朗上口,让人爱不释手,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一)语音
语音间的组合不仅仅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一个构成要素,同时也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音韵的排列组合确实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的作用。”[4]语音表情寄意这一特点在《乌鸦》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般而言,前元音/i:/、/I/、/e/等舌位较高,开口较小,听起来比较清脆单薄;而例如/a:/的元音开口较大,舌位较低,听上去比较响亮。爱伦·坡在文中多次使用了舌位较高的脆薄元音,低沉的后元音及其组合;嘴唇只需微微张开,便可以发这些音,就像这个青年在喃喃自语;冗长的声音使节奏缓慢低沉,更能准确表现诗歌悲怆的基调,主人公思念逝去的爱人,情绪低落,意志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