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慢性胃炎专家共识意见2017.pptx

格式:pptx   大小:4,93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胃炎专家共识意见2017.pptx

上传人:jiquhe72 2018/9/26 文件大小:4.8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胃炎专家共识意见2017.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
主讲人:吕慧辉
背景
自201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出台了《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意见》
欧洲Mastricht-5共识和我国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
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以及根除Hp的作用
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
背景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
2017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7年7月1日在上海召开
7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
共识意见共包含48项陈述(条款)
目录
2. 病因及分类
3. 临床表现
7. 转归和胃癌预防
4. 内镜诊断
1. 流行病学
6. 治疗
5. 病理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
,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高于当地人群中 Hp 感染率。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
。根据病因分类,Hp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除Hp感染外,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这主要与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有关,萎缩、肠化生与“年龄老化”亦有一定关系。
流行病学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胃癌低发区。
,内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较低,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2014年,一项纳入889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且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内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其次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则内镜诊断萎缩的敏感性仅为42%,特异性为91%。说明我国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内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病因及其分类
。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感染;慢性胃炎活动性的存在高度提示Hp感染。

。Hp感染可在人-人之间传播。因此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包括阿司匹林)等药物和乙醇摄入是慢性胃炎相对常见的病因。
病因及其分类
。此病在北欧国家报道较多,我国少见报道,确切患病率尚不清楚。
(细菌、病毒、寄生虫、霉菌)、嗜酸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胃炎和Ménétrier病相对少见。
,一般基于病因、内镜所见、胃黏膜病理变化和胃炎分布范围等相关指标进行分类。目前一般基于悉尼系统(Sydneysystem)和新悉尼系统(updated Sydneysystem)进行慢性胃炎分类。
病因及其分类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Hp胃炎和非Hp胃炎有助于慢性胃炎处理中重视对Hp的检测和治疗。

。胃黏膜萎缩可分成单纯性萎缩和化生性萎缩,胃黏膜腺体有肠化生者属于化生性萎缩。
、胃体为主胃炎和全胃炎三大类。
临床表现
。有无消化不良症状及其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分类、内镜下表现、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性。在前述的一项纳入889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全国多中心研究显示,%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常见表现依次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和早饱感(%),近1/3的患者有上述2个以上症状共存,与消化不良症状谱相似。
,胃体萎缩后首诊症状以贫血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嗜酸粒细胞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胃炎和Ménétrier病症状表现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