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要轻易否定
去年夏天,老家窗外的老香椿树繁殖了好多小香椿树,而且越长越高,遮得屋子里发暗,于是父亲就把它们全刨了。儿子觉得这些小香椿树挺好的,扔了怪可惜的,就拿回家几棵,栽在了院子里的一块小空地上。当时我就暗笑:真是个孩子,这么热的天栽树还不是白费功夫?谁知过了十几天后,那些小香椿树居然冒出了一个一个鲜红的嫩芽!起初看了心里不由得惊喜,儿子也炫耀他的大作。可是后来眼看着那些嫩芽由红变黄、由黄变绿,渐渐的心里就开始不是滋味了。当时我还幻想这些嫩芽可能是借助了小树本身的水分,等过些日子还是会死去的。可是没想到这些小香椿树不仅没有死,而且越长越旺,一个夏季居然长到了小屋顶上。我还是有点不甘心,始终觉得这可能只是个奇迹。于是在秋风凉了的时候,我又亲手刨来几棵香椿树栽到了地里,结果十几天之后它们又发芽了,并且生存了下来。
小树发芽,茁壮成长,是令人欣喜的事情,可我的心里却越来越沉重起来。几年前的那次作文比赛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学校组织作文竞赛,比赛的题目是《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当时为了纠正作文中存在的闭门造车、机械模仿、假话套话等现象,评分标准就设定了这样一条严厉的规定:凡内容不真实、缺乏真情实感的文章,不管文字多么好,一律不能进入优秀档次。结果有一位参赛学生的作品在评委间引起了强烈争议:这个学生写的是他们几个伙伴在儿童节那天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栽香椿树的事。争议的焦点就在这篇文章能不能给高分
――从文章的文字表达来看,确实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作者内心那种对孤寡老人的同情、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可是从内容真实这个角度上来说,小孩子都知道春天才是栽树的季节,文中所讲的这件事很可能是模仿编造的,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做出了“坚持既定标准,从严治理假作文”的决断。后来的好长时间,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主要是那篇文章文笔太好了,让我一句话“杀”了非常可惜。有时候也会自我安慰:做事情就是要当断则断,纠正学习中的顽症就是要下猛药,来点“矫枉过正”。
可是儿子种植香椿树,让我寝食难安。我的心好难受,难受得喘气都觉得痛。真的很对不住那个学生,由于自己的主观臆断,把一篇优秀的文章打入了冷宫,也在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浇上了一瓢冷水。我不知道这件事情当时对这个孩子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只是一想起来自己心里就隐隐作痛。我现在唯有默默地请求他能够原谅我的无情、原谅我的鲁莽、原谅我的无知,默默地祈祷他不要因为这件事人生受到巨大的打击。现在想来,其实就算夏天栽不活香椿树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作文不真实,只要学生对孤寡老人的关爱是真实的,他们栽香椿树的行动是真实的,他们对小香椿树发芽长叶那份期盼是真实的,这不就足够了吗?为啥还那样吹毛求痴呢?
在未来的几年里,我要年年都栽一棵香椿树,可能还会像利剑一样刺痛着我的心,但是我一定会一如既往地种下去。因为种下的不只是几株香椿树,而是一个不能忘记的教训,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不要轻易地否定!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凭前人的经验,有些经验本身就可能是个错误的东西;一个负
责任的老师应当学会同学生交流,不能轻易否定学生,要给他们陈述的机会,让他们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心里是怎么想的。我们的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求实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成长。
儿子种的这株香椿树也时刻鞭策着我“接地气,联生心”,苦练班主任基本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