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中原城市群规划及实践.ppt

格式:ppt   大小:3,125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原城市群规划及实践.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9/28 文件大小:3.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原城市群规划及实践.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原城市群规划及实践
小组成员:陈洋(组长)李昊(PPT制作)沈敏(出谋划策)
从全国城镇体系发展布局看,中原城市群位于京广、陇海两大城镇发展轴的交汇处,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西部地区战略资源输出的重要通道。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中原崛起、推动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作为一个近亿人口的农业大省,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将在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方面发挥重要的承载作用,从而防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盲目无序涌入沿海大中城市,有力地支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城市群的发展。
发展过程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行河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时,提出了建设“郑洛焦新经济带”的设想,这是现在构建的中原城市群的雏形。
构建河南省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规划始于1994年中国新亚欧大陆桥发展研究会联络处(郑州市政府陇兰办)提出的“十大”建设课题之一;并于1996年正式列入河南省“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建设规划。
2000年的《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和2003年8月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今后若干年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布局和调整的中心是构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
2003年,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列入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年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题计划,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帮助。
2005年,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中原城市群的引导和培育,河南省组织编制了《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3月,《规划纲要》被省政府批准实施。
此后,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和发展,得到国家和兄弟省市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使郑州市核心地位显著提升,九市功能和主导产业定位基本明晰,发展的整体合力明显增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初具雏型,培育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型核心区,奠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完善,形成区域内任意两城市间两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和谐城市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规划目标控制
在《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中, 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农产业占95%以上,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6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能源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 GDP占河南省的比重超过70%,确立在中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把中原城市群打造成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群,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在全省的比重超过75%。
空间发展战略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城镇化战略中“强化核心、沿轴发展、梯度推进”的关键与核心区域,只有通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才能提升城市功能,壮大优势产业,放大城市群整体优势。
空间布局优化的目标是: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适宜居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形成多层次、网络状的城市体系;促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密集区;将中原城市群建成全省对外开放、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主要平台,形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带动中原崛起,促进中部崛起;确立中原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使其真正成为中国陇海—兰新地带经济重心区和重要城镇密集区。据此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应在总体上体现城市空间发展的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网络联系格局,着眼于未来,逐步形成以各级中心城市为依托,以快速交通干道、工业都市带为发展轴线,以各种生产要素流、各级交通和通讯线路为联系网络的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