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1
文档名称:

无量寿经菁华.doc

格式:doc   页数:3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无量寿经菁华.doc

上传人:yjjg0025 2015/9/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量寿经菁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量寿经菁华(第一集) 2009/12/19 华严讲堂档名:02-038-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今天我们有这样殊胜的缘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是第一次讲经。过去我们也在此地做过几次大型的活动,属於法会的性质,真正讲经今天是第一次。我非常感谢丹斯里跟这边的道友们,发无上菩提心,将大乘佛法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能在这个地方恢复起来,办班教学,弘法利生。我到这边来看了一下非常欢喜,我觉得这是祖宗之德,三宝加持,也是马来西亚、东南亚人民的福祉,能有这样殊胜的法缘。这一次我选择的是《大乘无量寿经》,在全经里面选择六十条。早年,曾经在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讲过,那个时候时间很短,只有八个小时,将《无量寿经》全经重要的开示,我们必须要学****的、必须要记住的,这些经文节录在一起。这个不是专对修学净宗同学说的,可以说对所有学佛的同修,都应该记住世尊这些教诲,无论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实在讲都是我们修学的基础,必须要明了的。今天我想我们讲的次第,不必依过去,我们所依据的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这就更契机了。我们从五十六条学起,把这个当作第一条。这一条的经文我们先念一念: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这段经文把佛陀教育的理念、目的,全都给我们说出来。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这一段就是答案。学佛首先要对世尊有认识,这是早年,我在初学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那个时候我刚刚接触佛法。在这之前,我们总以为佛教是宗教、佛教是迷信,所以年轻的时候不愿意接触它。尤其看到佛教的形象,它拜的神太多,在宗教里面称为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跟多神教在宗教里面属於低级宗教,高级的宗教只有一个神,叫唯一的真神,这是早年我们有这些错误的概念。这些错误的概念,在现前社会依然是很普遍,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一桩事情。那个时候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教我在最后一个单元,给我讲佛经哲学,我感到非常讶异。我说「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方老师告诉我,「你年轻,你不懂,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学哲学,他也是个大哲学家,他这样介绍给我,说「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这是他告诉我原来的话,以后我在讲席里面介绍,我不敢用这种说法,我只说佛经哲学是高等哲学,我没有用最高峰这个说法。他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接受他的教诲,对佛教、对宗教,改变从前错误的看法,知道这里面有大学问。
方老师还告诉我,「佛经哲学,你到寺庙里可能找不到,在哪里?在经典里面。」指示我这么一条路,要到经典里面去找。
方老师给我介绍大概两个多月,我记得不到三个月,我就认识章嘉大师,也是一个朋友介绍的,认识他老人家。第一天见面,我就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方老师把佛教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教里面是大学问、是高等哲学」,我请教大师,「有没有一个方法能够让我们很快的契入?」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章嘉大师看著我,我也看著他,等待他的开示,这样一坐下来就坐了半个多小时,他老人家不说话,半个小时之后他才说了一个字「有」。我一听说有,就很兴奋,他又不说话,这一次大概等了六、七分钟才讲出两句话,「看得破,放得下」,就能契入。我听了之后似懂非懂,实在他两句话的意思,以后我们深入经藏,知道就是止观,止就是放下,观就是看破。他不用佛学名词,因为我刚刚入门用佛学名词那可就麻烦,他解释半天,我也未必能听得懂,反正含糊就说看破放下。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教我「从布施」。所以布施是他老人家教的,布施就是放下,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告诉我,这三种布施有三种果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反覆叮咛。佛家讲舍得,舍就是布施,舍里有得,这第一个意思;更深一层意思,你把你所得的也要舍掉,这舍得是两个意思。换句话说,真正放下,你就契入境界。
所以我们学了五十八年,五十八年遵照老师的开示,现在完全明白,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就入境界。什么是妄想?妄想是无始无明,就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这是妄想。妄想非常微细,我们起心动念知不知道?不知道。不但我们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权教菩萨不知道,十法界里面的佛还不知道,真不容易!第二个是分别,分别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尘沙烦恼;第三个是执著,执著是大乘教里面所说的见思烦恼。你能够放下见思烦恼就成正觉,真的,算是入佛境界,但这个境界是小乘、是权教,不是真的入境界。可是怎么样?你离开***,六道没有了。六道实在讲作梦,梦醒了,醒了之后是什么境界?是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跟六道合起来称为十法界,你真的至少在声闻法界,声闻缘觉能够把分别放下,就是尘沙烦恼放下,他就成菩萨,也就是十法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