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1、研究内容
(1)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北方在前半段时间兴盛的原因
(2)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后的现象
(3)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4)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5)研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
研究性学习
一、四大经济区域
知识之窗
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与今天的山东、山西地理概念不同。它们以河南崤山分界,以东称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山西在战国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经济实力强,长期是全国经济重心(含两个经济区)
我国西汉时期的四大经济区各有何特点?
,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
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
西汉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多样性、不平衡)
动动脑?
从地理学的角度大家谈一谈为什麽山东、山西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
这一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为500~800毫米,雨季集中于夏季高温的七八月份。这一地区普遍是黄土,保水保肥能力虽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能将土壤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对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在幼苗期间特别能耐旱,成长期又需要高温多雨的作物粟和高粱的生长。
2、江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河道纵横,以种植稻耕农作物为主。西汉时由于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
3、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由此形成传统的畜牧业和半农半牧区。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分析一下,为什么诗人那
么怀念江南呢?
江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