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专家共识意见解读
TAK-SS-1055-2016-1-5
背景
Ramirez E, et al. Curr Clin Pharmacol, 2010, 5(4):288-297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045-52
质子泵抑制剂(PPIs)
近年来,PPIs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处方量与日俱增,但过度使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项横断面研究中的结果显示,%的患者在入院时处方了PPIs,%的患者出现了PPIs处方不合理的情况。同时,PPIs潜在的不良反应也备受重视
老年患者
国内部分老年病、消化病和临床药理学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意见,供广大老年病科医生应用PPIs时参考
PPIs是老年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共病多、常多重用药,药物间相互作用机会多,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老年病人科学、合理应用PPIs也尤为重要
TAK-SS-1055-2016-1-5
共识要点
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
1
老年人应用PPIs的适应证
2
老年人应用PPIs的安全性
3
PPI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4
老年人PPIs的合理选用
5
各适应证简要PPIs治疗方案
6
TAK-SS-1055-2016-1-5
一、老年人PPIs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作用机制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
PPIs的作用机制
PPIs的代谢特点
TAK-SS-1055-2016-1-5
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点
陈敏敏. 等.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3):189-191.
口服药物的吸收可能会有所延迟或有所减少,但总体影响不大
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药物半衰期延长
药物蛋白结合率降低,血中游离药物增加
老年人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转化能力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半衰期延长,肝脏负担加重
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降低,药物半衰期延长,药物的肾毒性增加
TAK-SS-1055-2016-1-5
PPIs的作用机制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045-52
PPIs是苯丙咪唑的衍生物,主要在小肠吸收
特异性地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H+-K+-ATP酶(即质子泵),与质子泵不可逆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从而高效抑制胃酸分泌,直到新的质子泵产生,壁细胞才能恢复泌酸功能
PPIs是目前作用最强的胃酸分泌抑制剂
质子泵
PPIs
活化过程
TAK-SS-1055-2016-1-5
PPIs的代谢特点
PPIs代谢途径比较
PPIs
经CYP2C19代谢
经CYP3A4代谢
非酶代谢
泮托拉唑
为主(亲和力低)
较少
—
奥美拉唑
>80%
较少
—
埃索美拉唑
>50%
较少
—
兰索拉唑
>50%
较少
雷贝拉唑
较少
较少
为主
PPIs
质子化并活化生成次磺酰胺类化合物
与质子泵中的半胱氨酸进行共价结合,使质子泵失活
在小肠吸收入血
经肝脏CYP450 酶(CYP2C19、CYP3A4)代谢
经尿、粪便排泄
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CYP2C19的依赖性较低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和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病人的PPIs 药代动力学与青年人相似,所以无需调整剂量
严重肝功能不全病人,血浆半衰期明显延长,应用PPIs应相应减量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045-52
TAK-SS-1055-2016-1-5
二、老年人应用PPIs的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PU)
胃食管反流病(GERD)
急性胃黏膜病变(包括应激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与抗菌药物等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糖皮质激素(GCs)相关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
医源性或理化因素所致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慢性非萎缩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简称慢性糜烂性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10):1045-52
TAK-SS-1055-2016-1-5
三、老年人应用PPIs的安全性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骨质疏松与骨折
肺炎
肠道感染
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和胃底腺息肉
低镁血症
TAK-SS-1055-2016-1-5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