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唐诗
杨炯(公元 650 年- 693 年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初唐四杰之一。唐
高宗显庆六年(公元 661 年),年仅 11 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 676 年)应制举及
第,授校书郎,后官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死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原有集,后散佚,明人辑有《盈川集》
张若虚 ( 约 660—约 720) , 扬州 ( 今属江苏 ) 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
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中宗神龙( 705~ 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
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
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
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
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 ,襄州襄阳 ( 今湖北襄阳 ) 人。字浩然,
世称「孟襄阳」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 王孟 "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
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有《孟浩然集》 。
王湾( 693~751 ),洛阳人。先天年间进士,官荥阳主簿。曾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开
元中卒。《全唐诗》存其诗 10 首。
高适(约 700-765 ),字达夫,河北景县人。历任淮南、西川节度使,官至散骑常侍,世称
“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 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
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高常侍集》 。
王维(约 701 年- 761 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外号“诗佛”。今存诗 400 余首。前
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 非
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受禅宗影响很大。
李白( 701 年— 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
仙”、“诗侠”之称。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
绵州昌隆县 (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有说法称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
马克)。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
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杜甫(公元 712—公元 770),河南巩县 ( 今巩义市 ) 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
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 , 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
吏” (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 “三别” ( 《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
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
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500 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1
《
戴叔伦 (732 — 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 ,润州金坛 ( 今属江苏 ) 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
任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