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秋冬季常见疾病预防知
302
秋冬季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诱发旧病复发。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病意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确保身体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常识。
一、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秋冬季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患呼吸道疾病。
流感的预防:
1、室内通风:特别是早起后要开门、开窗保持室内新鲜空气。
2、冷水洗鼻:用双手捧起干净冷水对准鼻孔轻轻吸气。再马上把水擤出,如此反复12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3、热水搓耳:每晚洗脸时,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摩擦双耳廓40次,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治疗感冒。
4、冷脸热脚:每天早晚坚持用冷水洗脸,晚上睡前用热水洗脚,这样能提高身体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5、勤洗双手:感冒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个小时,在硬质物体表面能存活72个小时。如果没有洗手去摸自己的鼻子或眼睛,就有可能染上感冒。为此,请你勤洗双手。尤其是冬季,别因为怕冷而忽视了手的清洁。
6、常换牙刷:处于潮湿状态的牙刷,是病毒生长的最好温床。空气中的病毒一旦落在牙刷上,就会很快生长繁殖,从而引发感冒。
7、戴口罩:患感冒后要马上戴口罩以防传染给他人。
8、请不要外出或者少外出,因为集体场合感冒病毒太多,传染机会很大。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不要穿衣太少,特别是在训练时,突然脱去外衣,再者晚上去厕所,还有从澡塘出来只穿短裤、半袖等都会受凉而感冒。
9、注射流感疫苗。
水痘的预防: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禽流感的预防:
禽流感的传染主要是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传播,所以请注意:1、加强对禽类的管理,最好不养,不去接触它。2、不从疫区进禽类食品。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总体原则: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宿舍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身体感到不舒服及时就诊,以便及早发现、早治疗。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垃圾”食品。
秋冬季预防呼吸道疾病"十字歌"
开黎明即起开窗透气室内清新防感真谛
洗温水刷牙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助您入眠
漱盐水漱口早晚一次口腔卫生杀菌固齿
饮姜末红糖开水冲泡睡前一勺可防感冒
呼身体站正两臂平伸深呼十次吐故纳新
搓两掌伸直对搓发热按迎香穴防感一术
摩上星风府两个穴处勤作按摩酸麻为度
熏陈醋熏室早晚一刻杀菌消毒流感逐出
穿入秋渐凉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