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卢山:十二五规划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卢山:十二五规划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doc

上传人:jianjian401 2018/1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卢山:十二五规划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卢山:"十二五"规划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1)
以下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山博士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高兴向各位汇报今天的题目。今年是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第十个年头,我们选择了一个十一五末,十二五即将展开之际开这样一次会议,选择的主题是产业结构调整与机遇。刚刚钱大群先生在自己的题目当中也说了要抓住机遇,大有可为,其实机遇这个词是我们最近一个时间的一个热点。但是怎么样来理解,我们战略机遇这样的一个词汇,包括我们看到现在所有做出的十二五规划都是基于有一个前提判断的,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我今天的汇报就从这个方面跟大家汇报一下。500年从哪个角度上来看,怎么样来切分,我们试着视角拉的更长远一些,1500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我们看1500年之前中国在世界产业,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方面遥遥领先,但是过了1500年之后,很多西方的国家甚至亚洲一些国家开始实现崛起和超越。香港,我们在500多年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很多人在总结这些时候,说中国在过500年的发展期间,错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战略机遇期。这些战略机遇期有人归结为四个战略机遇期,也有人归结为六个战略机遇期,我们今天在这跟大家简单的汇报一下,我们把这个划分简单的归成五个,我们看到在中国有一个事件是郑和下西洋,而在同期我们看到新大陆的开拓是以哥伦布发现了美国新大陆为同期的。但是同样时期,差不多时期发生在中国和发生在世界上的,差不多在海洋上的实力的炫耀背后有不同的背景。
我们看到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昭告中国在海洋技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同时宣扬我们自己的国威。而买德仑也好,哥伦布也好背后是纯粹以市场开拓,以追求经济意义最大化为目的的争夺。所以这两个不同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
我们看到郑和下西洋除了促进了中国与亚洲非洲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很好做输入,我们更多做的是输出。而新航线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为资本主义的市场找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空间,这是两个事件,后面大家不同的发展路径,从此以后我们看到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开始的是什么呢?是近海,再也不走出去了,而新航线的开辟,我们看到很多沿海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快速的崛起,所以中国在那个时间很可惜的丧失了第一次战略机遇期。
第二次战略机遇期是出现在1760年左右到19世纪中期,这个时候在历史上是生产力第一次飞跃,所谓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跃表现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体现。我们看到以英国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虽然背后无论说是对血淋淋也好,还是什么也好,这时候英国实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与此同时中国在康乾盛世,中国GDP占到全球三分之一,跟今天美国占到全球GDP三分之一是差不多的一个实力,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康乾盛世的时候中国是绝对的世界第一。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康乾盛世一晃而过,后人在总结为什么这一段历史没有延续下来的时候,往往用了四个词,第一个是政治腐败,第二个是重农,第三个是闭关锁国,第四,不思悟国。第一、第二次机遇期的丧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们并不自知整个社会,整个经济,整个技术正在发生的战略变革,我们白白丧失了两次战略机遇期。
当第三次战略机遇期到来的时候,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觉醒。我们看到当时的大背景是出现了电力、内燃机,新的交通工具为代表的第二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