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北仑博物馆1.docx

格式:docx   大小:7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仑博物馆1.docx

上传人:aisheng191 2018/11/8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仑博物馆1.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宁波港口博物馆
框架性陈列大纲
(初稿)
2009. 
1
说 明
1、本大纲只是一个框架性大纲 . 所谓框架性,是因为在展陈空
间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在展线长度和空间形态尚不确定的前提下, 假
设一个空间,把设计的内容“装进去” ,或者可以叫作“基本内容大
纲”。框架性大纲主要有以下作用:
1)呈现陈列的基本内容,论证博物馆陈列的可行性;
2)前期检验陈列品可能达到的程度;
3)为建筑设计提供空间要求的方向;
4)为专家的进一步论证和调整提供主办方的想法和方向;
5)为展品的针对性征集提供目标。
框架性陈列大纲 , 也可理解为”基本面目”的大纲 , 也就是说 ,
如果照此设计空间和布置 , 本身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
2、本设计的博物馆,其核心陈列部分为历史馆、港口馆、海运
馆、主题临展馆和一个训练基地等五个部分。 由于主题临展馆担任临
时陈列的使命,故本大纲就不作描述。
3、“物”的呈现要与“理”的揭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因而在内容设计上, 始终强调 “物”与“理”(知识) 的统一, 把“物”
放置于“理”的框架,用“理”烘托“物”的价值。因而整个馆始终
设计一个“知识蝗氛围”以烘托物的陈列。
4、关于本博物馆的基本服务对象, 在拟写中试图表达如下的基
本理念:
1)基本观众和参与者以中小学生为主, 故必须做到好看、 好说、
2
好参与,设计中强化了适应对象的“动手参与”的内容。
2)未来运作的主要方式, 是成为中小学生的实****基地、 港口职
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假日专题活动基地。
3)历史馆的叙述以选取历史上具有本质特点的 “细节事件” 和
“经典成果“来编排叙述线,以增强故事性。
5、历史馆目前只是一个陈列的大轮廓, 或者说是将来陈列的叙
述主线。其具体手段的设计,只是为了表明这一陈列从内容、特色和
展品(陈列品)的筹备都是可行的,包括可能采取的手段。这样做完
全是为了解决一个首要的问题: 对主办方来说, 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
实现这个项目?另一个角度说,是为了“心中有数” 。真正的大纲要
到展览空间和展线长度确定后才能撰写。 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认识, 目
前的历史馆是“最简约的内容” ,如果陈列空间有限,内容上做到这
样的详略,基本也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了。
6、本大纲所涉的展陈实物都以北仑博物馆目前馆藏为基础, 其
他的物品也是可能调集、复制(高仿) 、借用的;所有手段都是可以
通过制作达到的, 并且有具体专业公司能够加工的。 其中后两馆的物
件可以通过拆船公司征集或者捐赠。
7、博物馆应当拥有一定量的专题艺术品, 本大纲设计了一部分
创作画和雕塑等艺术品, 其本身也具有收藏价值, 同时也可增加陈列
的艺术格调。
8、打破传统狭隘的“历史文物”意识,树立“当代文物”的大
文物观念。凡是本馆收藏的所有历史文物、当代文物、艺术品、产品
3
样品、专题示意物、专题模型、高仿品等,都是馆藏品。正如随着岁
月的推延,原来用于保护收藏文物的建筑,本身也变成了文物。
9、本大纲努力落实到可操作的细节描述, 这也是作为操作大纲
的本身的要求。 因此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应该设计和考虑。 文案中出现
的形式与内容用括号提示。所涉的【导语】 【标题】和【说明】,基本
上就是日后出现在版面上的文字,而出现的【提示】只是为理解和制
作服务的指示语;所出现的【模型】 【实物】【图片】【照片】【地图】
【创作画】【雕塑】【图片组合】【图片加电子显示】之类的表述,都
是对陈列形式的提示。
10、本大纲所涉的“物”,基本上可以在北仑博物馆、并通过宁
波港务局、宁波海监局、东海舰队和向当地拆船公司等方面征集。在
学科把关上,所涉及的有历史学、考古学、地方史学、港口学、航海
学、军事科学、海洋学、地理学、气象学、心理学诸方面,可以以此
大纲召集相关专家讨论,力求精益求精。
初稿撰写者
2009-6-7
4
历史馆 一个港口的故事
【导语】 ( 略 )
【装饰图片】
一、句章内河港的形成
1、考古发现揭开了句章港的面纱 关于句章港是否存在,一
直是个历史之谜, 2009 年的考古发现,在江北焦家山村的姚江边上 ,
证实了句章城和港口的存在。
【照片】考古现场和局部细节
2、这是一个兼民港与军港为一体的早期内河港
【实物】句章港的码头基石、建筑构件、桩、考古报告
【模型】复原的句章港,再现当年的兴盛
3、考古佐证了历史典籍 句章港曾经在中国早期的统一中发
挥过很大的作用,这里曾经有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丰富的早期海港景
象。
【典籍】
元鼎六年( -111)南越反,“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