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第二章沉淀分离法separation by precipitation
2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有选择性的在试料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某一成分以一定组成的固相析出,经过滤而与液相分离的方法。
沉淀分离法是一类经典的分离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
3
沉淀生成的原理及条件
沉淀生成过程
生成沉淀类型
沉淀操作条件
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共沉淀分离和富集痕量组分
4
沉淀生成的原理及条件
溶度积
同离子效应
盐效应
酸效应
配合效应
有机溶剂
温度
5
溶度积
Ksp是衡量沉淀溶解能力的尺度。
Ksp越小,溶解度越小。
MnXm(s) nMm+ + mXn-
6
溶度积
溶度积规则
任一状态下:Q = [Mm+ ]n [Xn-]m
1、若Q > Ksp,生成沉淀
2、若Q = Ksp ,反应达到平衡
3、若Q< Ksp ,沉淀溶解
MnXm(s) nMm+ + mXn-
达到平衡时:
7
同离子效应:沉淀的溶解度因其共同离子的一种过量存在而减小的现象。
同离子效应
例如: AgCl(s) Ag+ + Cl-
加入 NaCl Na+ + Cl-
利用同离子效应可使被测组分沉淀完全,也可用于沉淀洗涤,减少损失。
8
盐效应
盐效应:当溶液中有与构成沉淀的离子不同的离子存在时,沉淀的溶解度略微增大。
原因:大量的无关离子存在时,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离子的活度系数相应减小,使原来饱和的难溶盐溶液变为不饱和。
9
酸效应
酸效应:对强酸盐沉淀影响小。对弱酸盐形成的沉淀影响较大。
MnXm(s) nMm+ + mXn-
+H+
+H+
[H+] 增大,弱酸盐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弱酸根
10
配合效应
配合效应:在含难溶盐的溶液中,加入能与被测定的离子生成配合物的配合剂时,沉淀的溶解度随配合剂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