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章采购与货源决策
·定义 P3
采购是个复杂的过程。狭义的采购是公司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广义的采购是公司获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采购是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物资需求的基础上,寻找和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对价格和服务等相关条款进行谈判和实施,以确保需求满足的活动过程,采购过程伴随着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同时伴有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运动。采购与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密切相关。
采购原则 P4
1) 质量第一原则:企业首先必须建立采购质量控制体系,包括采购物品的质量,性能以及物流服务的质量等。
2) 价格合理原则:在保证质量与性能的前提下,企业通过比价,限价和招标采购等方式确认价格最优惠的供应商,再综合其他因素确定最优采购方案。
3) 程序科学原则:采购程序科学合理,既能够体现增值服务的需要,又能对相关的采购行为进行监督。科学的采购程序,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采购过程和供应商供应过程的集成,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节省时间。
4) 信誉最佳原则:企业确定信誉的衡量标准,并通过信誉标准考核供应商,力争与信誉最好的供应商建立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
5) 集中采购原则:企业通过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如全球采购)可以获得采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果,从而获得采购战略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P4
1)采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在全球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企业决成本的比例随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采购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较大,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控制中的核心部分,是企业成本控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降低采购成本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更高的资产回报率。
2) 采购可以优化供应链: 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满足顾客需求获得最大利润,提高物流,信息流的速度和准确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从而使企业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利润, 使客户因为企业的及时交货而对企业更有信心。因此,客户更有可能增加订单数量和规模。基于此,企业必须依靠采购力量,选择恰当的供应商,充分发挥其作用。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其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和送货频率等措施来保证采购企业可以缩短生产部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以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
第3章采购流程分析
(1) 采购决策:是指采购部门根据企业采购目标的要求,提出各种可行方案,然后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并按一定标准对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的管理过程。
(2)采购决策是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有:
预测性: 指对未来的采购工作作出推测,应建立在对市场预测的基础上;
目的性:采购决策的目的在于达到一定的采购目标,如降低采购成本等。
可行性:选择的决策方案应是切实可行的
评价性:指通过对各种可行方案对采购决策进行分析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3)采购决策的作用:除了具有规避风险,增强活力等一般作用外,还有下面的重要作用:
1)优化采购活动:采购活动对生产经营过程,产品成本和质量等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实现,必须优化采购活动,实现采购方式、采购渠道和采购过程的最优化,提高采购资源的最佳配置。
2)实现准时化采购:为了满足准时制生产的需要,应实行准时化采购,而合理的采购决策则使准时化采购成为可能。
3)提高经济效益:在产品规格、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一定的情况下,采购可降低进价、减少库存、降低各种费用的支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采购决策程序:P56
1)确定采购目标;根据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确定企业的采购目标。企业采购的总目标是实现及时,准确采购,满足企业经营需要,降低采购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根据采购总目标,可制订采购的具体目标,如订购批量目标,时间目标,供应商目标,价格目标和交货期目标等。
2)收集有关的信息;信息是采购决策的依据,信息的可靠性决定采购决策的正确性。按来源分为内部信息(物资需求,库存情况,财务情况,资金周转速度,采购团队等)和外部信息(法律,经济政策,货源信息,科技信息,运输信息,同行采购情况,能否联合采购,市场等信息)。
3)拟定若干可行方案:企业需要借助所收集的信息制订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备企业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方案有多种,需要将可行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并仔细分析其优点与缺点。
4)选择满意的可行性方案;尽管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行方案有若干种,但是针对企业的某一指标必定有一个最优的方案,企业要结合选择标准和各种可行方案的利弊加以综合分析,以选择最优方案。
5)实施与反馈:有了采购目标和满意的采购方案,还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以使采购方案得以实施。同时,还应注意收集、整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