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心法
吾儒读书,首要立志,立志贵坚,坚而有恒,其学必成。一切世事,俱要立志,读书希圣希贤,志尤为最。试看越王之复吴仇,张良之报韩恨,以及狄仁杰之复唐室,志有所在,而事必成也
读书秘诀,须置一册,记每日所读书文,逐日捡点,至十日二十日,将所习者循序温之,所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也!”读书之功,无逾于此。
读书不发愤,须要想着考场之内,出一题目,茫然不知作何解说,斯时何等苦楚?何等急躁?自然发愤读书矣!如之何不读?
读书不发愤,须要想着作文构思时,他人何以容易,我何以独难?想到困苦之极,自然发愤读书矣!
读书不发愤,须要想着宾客聚会时,他人谈的话何等文雅,我的说话何等粗俗?更有听他出言,茫然不知意味,自已如哑如痴,被人暗笑,羞愧无地,坐若针毡,如何还不读书?
读书不精熟此篇,不复又读他篇,胸中始能酝酿精纯。若东读西读,这篇不熟,那篇不精,岂不枉费工夫?须置书柜谨闭,只留一本在眼前,俟精熟了这本,才换第二本,再循序温理,自然有成。一切世事,最怕杂而不纯,若不切戒,事必难成。纵成而亦不能精萃,出人头地。
读这一篇,就要把精神注意在这一篇上,切不可读着这篇,又想着那篇,譬如一锅水,煮许多时,自然滚熟,倘水尚未热,又换水另煮,虽煮了许多水,到底不能滚热。好胜务博者,往往犯此病。
每见贪多之人,专务广博,读书之时,自恃才思敏捷,连篇连卷,从目中口中流水竟过,其实何曾用心?精研虽多,亦奚以为?今后须要宁少而精,勿多而粗。昔兵法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予于读书亦然
读书先要除去了杂念,才能熟得透彻,记得久远。譬如人腹中先将藜藿菜蔬吃饱了,后来虽有珍馐美味,也不能下咽。必须腹中消去几分藜藿菜蔬,才能进得几分珍馐美味。这杂念不独是尘俗事件,即书中亦有要紧的,不要紧的。
读书要能运用。运用者,善能解悟也,闻此知彼,触类旁通,一篇可至十篇,十篇可至百千篇,不可胜用矣!予每见有等人,虽读过许多书,却呆呆守定字句,不独不知运用,且不知何处用着,反不如少读而能运用者之为上乘也!
读书有一便法,凡有事物的人,当精选古文一本,时艺一本,置案头眼前,得闲就熟读,纵有事稍闲,也就熟读。是能读一篇则得一篇之益,能读十篇则得十篇之益,若务期闭着关读几个月书,吾恐人事冗杂,未必能够尽闲。奈何光阴似箭,瞬息间一月一月,又了却一年矣!岂不总因等待贻误乎?
读书最忌者有二件:记性日拙,家事日多。人之一生虚度,皓首无成,皆由于此,深可叹惜也!
读书须于五更清晨时用功,较之辰以后,几倍有益。盖平旦乃天地清爽之气,最当挹取。前人云:“一日之计在于寅。”人于此时学事,事必精详;人于此时读书,书必熟透。:
读书须要振起精神,明目细心,如将军在阵,如刑官在廷,着丝毫昏沉忽略不得。
读书最忌说闲话、管闲事,盖闲话闲事俱令人心散神飞,无益而有损也。
读书切不可间断,假如勤功一月,已凑上乘矣,只消间断十日五日,彼上乘者不知何在,更不得援前月之勤以自恃。
读书不怕少,不怕缓,只怕一曝十寒。譬如直路的人,虽然紧走了些路,却歇息了多时,反不如徐行缓步者,转先到地头了。谚云:“不怕慢,只怕站。”信哉!
读书多时,觉有疲卷,也要抛卷缓步,闲散潇洒些,颐养我的精神,心目方有机括。若呆呆苦用功夫,不但天性不灵,而体弱之人疾病生焉。
朱文公有云:“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