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ppt

格式:ppt   大小:13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ppt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8/12/4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太平天国运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考点3 太平天国运动
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
2、根据《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来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
1851-1864
一、原因
二、经过
三、纲领文件
四、影响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内容
评价
1、积极影响
2、局限性
太平天国知识梳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与失败
1、兴起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②直接原因:广西连年灾害,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洪秀全受西方宗教思想影响,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的组织。
2、经过
①开始的标志: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1年9月,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③1853年3月占领南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④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⑤运动的转折点:1856年秋天京变乱
⑥太平天国的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二、理解《天朝田亩制度》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
内容
目标
实质
评价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四有二无)
1、内容:土地问题的解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原则(圣库制度)。
2、目标: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大同世界
3、实质: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土地私有制
4、评价: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三、太平天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功绩: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反外来侵略。②同以往的农民战争比,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③太平天国后期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
局限: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理想社会,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落后的一面。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1853年定都天京,处于强盛时期
经过天京事变,处于衰落时期
主张
土地分配原则;
产品分配原则;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依法治等与外国往来;文教上设立新式学堂。
实质
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群众基础
拥有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作用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特点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天国的失败原因、教训。
(1)失败的原因:
从主观方面说,一是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具有局限性(根本原因);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对太平天国进行联合绞杀。
(2)教训:
太平天国的失败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例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例2:《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变式训练 ,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半殖民、半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半殖民,指的是国家成为了世界血汗车间。亦即:国家处于卖国政府统治下任由外寇掠夺本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状态。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