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说话必须纯洁有益,纯洁要靠去除不净来达成,因此首先要了解,不净的言语是由什么组成的。不净的言语包括:(一)、说谎,也就是言过其实,或是隐瞒真相;(二)、搬弄是非;(三)、背后中伤以及诽谤他人;(四)、说话尖酸刻薄,令人痛苦不堪、且对人毫无益处;(五)、无意义的蜚短流长,浪费自己及他人的时间。只要戒除这些不净的妄语,那么所说的自然就是“正语”了。
但正语并非只有消极的意义,佛陀曾说:
修持正语的人:说话诚实坦白、正直可靠;化解争端、促进团结。以和谐为乐、以和谐为贵,舌灿莲花,制造和谐的气氛。用词柔和、悦耳、仁慈、温柔、有礼、合宜。根据事实、权衡轻重、遵循法理,在恰当的时机才开口说话。所言皆值得传颂、合时合理、谨慎恰当、振奋人心。
正当的行为
行为也必须要清净。如同“正语”,我们也必须了解何者构成不清净的行为,如此才可戒除它们。不清净的行为包括了(一)杀生;(二)偷盗;(三)不当的性行为,如强暴或通奸;(四)饮酒吸毒而神思恍惚,不知道自己说了或做了什么。只要避免这四种不当的行为,所做的自然就是正当、有益的行为了。同样的,正业也不仅是一个消极概念。佛陀形容行正业的人:
干戈不兴,避免伤害任何生命;充满慈爱,为众生谋福;光明磊落,清净地过活
对于过着世俗生活地凡夫而言,要修正语与正业的方法,就是持守五戒,也就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邪淫、(四)戒妄语、(五)戒酒、戒除麻醉品。五戒是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任何想修持正法的人都应该遵循。
在一生中,有时有机会把俗务暂置一旁,或许有几天,或许只有一天,来专心净化内心,寻求解脱。这段时间是慎重修持正法的好时机,因此言行上必须比日常生活中更为小心谨慎。要注意避免任何会干扰净化内心的行为。所以这时要遵守八戒,包括基本的五戒。五戒的“戒邪淫”,由不可从事不当的性行为,改为不可从事任何性行为(戒淫)。再加上三戒:戒除不当时间的吃食(亦即要过午不食);戒除感官的享受及身体外表的装饰;戒除使用华丽的床铺。戒淫及增加的戒律是为了促成往内深观所需的平静与警觉,有助于心不受外界的干扰。在密集修习正法的课程中才需守八戒,课程结束,在家可以用五戒做为行为的准则。
至于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有十戒要遵守。十戒包括上述的八戒,将第七戒分成两戒,再加上一戒:戒除收钱。在此期间必须完全接受信众供应,才能全心净化内心,以利己利人。
持戒,不论是五戒、八戒或十戒,并非空洞的传统规定。“戒”的字义就是“增强训练的步骤”,是确保正语和正业,不伤人伤己的实际方法。
正当的谋生
每个人都应该有正当的谋生方法。“正命”有两个依据的标准。首先,谋生的方法不可以触犯五戒,因为犯了五戒的行为,很明显地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更进一步来说,谋生的方法也不可以促使他人犯五戒,因为这么一来,也同样会给他人带来伤害。无论直接或间接,我们的谋生方法都不该伤害到众生。因此任何牵涉到杀戮的行业,无论是杀人或动物,毫无疑问地,绝对不是正命。然而,即使杀生的事他人所为,自己只是处理贩卖被屠宰的动物,及其皮毛、骨、肉等,这仍旧不是正命,因为如此一来,等于是靠他人的错误行为来谋生。卖酒或贩毒是可以赚大钱,但是这等于鼓励他人酗酒、吸毒,即使自己本身不喝酒、不吸毒,仍旧会伤害到他人;开设赌场是可以获得暴利,但是所有去赌搏的人,都是在伤害自己;贩卖有毒药剂、军火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