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洞庭湖湿地保护调查报告
篇一:洞庭湖湿地调查报告
洞庭湖湿地调查报告
篇二:XX年暑期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调研报告
XX
年暑期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的夏天,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暑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入地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与不足有更清楚的认识。于是,我们去了洞庭湖。旨在与社会更深入接触的同时,用我们的行动,唤起世人对洞庭湖——这个无数种生物的美丽家园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我们希望通过对岳阳楼等景区的游览,去感受大自然和古人为我们创造的宝贵遗产。
通过对方台村的走访,去探寻水乡泽国的古韵人情,去感受建设生态文明下的人与自然是如何相处的,其中又有着哪些和谐和矛盾的因素。只有往基层走才能了解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通过对环保局的上访,从较高的角度去了解政府的态度,传达百姓的心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找出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中所存在不足的症结,并向政府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经过仔细地策划,我们“渔舟唱晚”社会实践团最终申请到了校级经费。有了这些经费,我们团队的工作能做得更深入,队员的热情也都更加高涨了。
7月10日晚,我们进行了出发前的最后一次小组会议。该会议敲定了每个队员最终的具体分工,确定了我们团队展板和横幅的内容,并将原本计划的四天的行程压缩至两天。
7月20日下午,我们坐上了前往岳阳的火车,经历了十四小时的颠簸后,列车终于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岳阳。虽然坐了一晚硬座的我们并没怎么睡多长时
间,但是兴奋的我们都不显得疲惫。吃完早餐后,我们就向着第一个目的地——君山岛出发了。可是,在快到快到君山岛渡口的时候,天却下起了大雨。为了不要因为被大雨淋成了落汤鸡而耽误接下来的行程,我们只得改变行程,先去采桑湖镇方台村进行采访。
当宽阔的省道变成崎岖的村级公路后,不一会儿方台村村委会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迎接我们的是村上的会计伯伯,在表明我们的来意后,他随即冒着大雨去召集了几名村名,于是几名面相朴实的村民来到了议事厅,我们随即对它们进行了
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
难,比如说村民的文化程度有限使得问卷的
过程进行的比较缓慢以及语言上的障
碍??但是在我们本地同学的耐心解说下,
几名村民顺利地完成了问卷调查。之后我们
想到了对当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
语言上会比较好沟通,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不
同人群的观点。最后我们对会计叔叔进行提
问采访。我们此次采访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
面。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洞庭湖及周边生态
环境的变化;政府和周边居民在湖区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以及村民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有何建议。他们都一一做了详细回答。
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政府近些年在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加大了对湖区各类工厂的管理力度,加强了对各种珍稀动植物的保护,引入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使得这几年湖水变干净了不少;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棉花和水稻,存在着“鸟-庄稼”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爱护鸟类,对麦子等农作物不喷洒对鸟类有害的农药,但另一方面鸟类大量吃麦子种子,使得庄稼收成受到影响,但政府却不给予补贴,建议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弥补村民的损失。后来我们在采访君山区环保局的时候了解到,政府对此是有补偿的。只是鸟类造成的损失无法逐个统计,只能把补偿放到公路硬化、疏通水渠等有集体利益的项目上。
之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方台村的老支书,他老人家感触颇深地告诉我们:
近年来政府为方台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
了很多帮助。具体体现在对危房的改造
上,村民可以获得一大笔资金;然后是
在吃水工程上,在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
力下,已经用上了自来水,地下水丰沛
而洁净。同时他也提到了村里农业发展
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治理虫害方
面,由于农药、化肥的价格过高,使得
村民的收入减少,希望政府能在价格调
控和补贴方面有所作为。
此次走访方台村引起了我的思考,在这个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年代,如何保证二者和谐而稳定的发展;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收,向着全面小康社会快速推进。这是当政者,也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仔细思考的问题。方台村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乡村中的一个例子。当它所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和生态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之时,相信新农村建设和生
态文明建设这两个工程的竣工之期也
就近在咫尺了。
我们的下一站是中国科学院-洞庭
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在工作人
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洞庭湖科普知
识馆,这里有很多鸟类、鱼类、哺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