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脱毒马铃薯良种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自治区农业厅粮油处
2004年,在自治区农业厅的统一领导下,由厅粮油处牵头,组织平南、灵山、浦北、藤县、岑溪、合浦、上思、兴业、宾阳、横县、隆安、柳城、平乐、平果、那坡、河池市等16个市、县等市、县(市)联合实施《脱毒马铃薯良种引进与示范推广》。经过一年的努力工作,完成了项目实施的计划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现将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在那坡和区本级建设脱毒种薯原种繁育基地100亩和一级种扩繁生产基地800亩。在平南、平果、灵山、岑溪、合浦、上思、兴业、浦北、藤县、横县、柳城、隆安、平乐、宾阳、河池市等15个市、县(市)建设15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其中中心示范片每市县600亩。中心示范片目标亩产1500公斤,比非脱毒种单产增产50%。
(二)项目资金安排计划与使用情况
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自治区本级20万元,隆安县10万元,平南、平果、灵山、岑溪、合浦、上思、兴业、浦北、藤县、横县、柳城、平乐、宾阳、河池市、那坡15个市县(市)各8万元,由上述示范市、县农业局承担。截至2004年12月底止,项目经费已全部落实到位,并已全部按计划专项使用于项目建设。区本级20万元,主要用于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组织参加国内外、区内外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召开全区马铃薯现场会和专家座谈会,组织开展全区马铃薯生产调研,在非项目区开展种薯繁殖,组织对示范项目的检查、指导、总结验收等;16个市县(市)除自治区安排的130万元全部到位外,当地财政和农业部门还另外增加投入117多万元到项目建设中。项目示范市、县级经费主要用于新品种引进和试验,中心示范样板片建设,示范所需种薯、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补贴,农民技术员培训等。
二、项目实施结果
(一)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顺利按计划组织实施,基本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其中:
1、马铃薯脱毒原种和一级种繁殖基地建设。在那坡县计划繁殖原种100亩和一级种800亩,由于季节原因使种薯未能按计划采购,因此,实际夏繁了原种60亩,一级种200亩,,。那坡县改为冬种商品薯示范155亩,目前已基本成熟,今年三月底可以采收,预计亩产800—1200公斤。
另外,在非项目区隆林开展了一级种夏繁试验,在合浦、桂平开展了原种冬繁试验。
2、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平南等15个示范县(市)引进一批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和脱毒种薯,,其中共建立中心示范样板片14445亩,示范区脱毒种薯的种植比例达到100%,各示范片亩产1300-2000公斤,平均亩产1500公斤以上,超额完成计划示范任务。
3、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各示范市县都因地制宜开展了不同品种、种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覆盖物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试验研究。
4、农民技术员培训。16个示范市县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40多期,培训人数19483人次,发放《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技术》等资料2万多份,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二)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效
1、推进了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和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我区具有冬种马铃薯的传统和优势,但过去由于主要以本地自繁自留的商品薯作为种薯,种性退化、产量低、品质差,不符合市场需要,生产效益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