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普通话训练——
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
南昌大学中文系李胜梅
提要:相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部特征而言,文化特征、语用特征等是其外部特征,它们都是体现方言特点的重要方面。方言的语用特征不仅体现在说方言时,而且即使是在说普通话或用共同语写作时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本文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和当代江西作家作品语言为例,探讨了方言的语用特征的七种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师在指导学习者比较自己的方言与共同语的对应关系时,既要从本体的角度比较语言内部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的对应,还应该比较在语言应用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由此有意识地从这七个方面全面减少地方普通话的方言成分、增加地方普通话的共同语成分。学习者除了重视从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去训练普通话,还应该重视方言的语用特征在所说地方普通话中的保留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强普通话的纯正程度,进一步接近普通话的规范形式。
关键词:地方普通话;方言特征;语言应用;语言风格;江西方言
长期以来,方言研究一直集中在语音特征方面。这二三十年,人们逐步认识到,方言的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也应同样受到重视。(1)近些年,对方言语法研究的重视,更是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可以说,从语言三要素的角度看,方言研究正走向全面深入。但总的说来,语音、词汇、语法都是方言的内部特征,对它们的研究是方言的本体研究。我们还应该看到,方言的语用特征、方言的文化特征等也是体现方言特点的重要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于方言的文化特征,有多种论文论著探讨。而方言的语用特征,尚未见多少研究。
方言的语用特征不仅体现在说方言时(这一点自然不必论证),而且即使是在说普通话或用共同语写作时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方言的语用特征,会在人们所说的“地方普通话”中和“地方书面语”中得到深层次的较为“顽固”的保留,这对普通话水平已经处于高分段的学习者和应试者来说,尤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以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和所作“地方书面语”(如当代江西作家作品)以及江西方言(2)为例,探讨方言的语用特征的具体表现及其语用功能,由此探讨如何指导普通话练习者进一步增强普通话的纯正程度。此项研究不仅对江西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练习者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方言区的普通话测试人员和练习者也同样具有普遍意义。
我们研究认为,方言的语用特征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如下几方面:1、选择共同语的词语时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习惯。2、某些词语或句子格式的使用频率与普通话不同,或过高或过低。3、常用具有明显地域性的固定熟语、格式等。4、常用具有地域特点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等。5、见到或听到某种事件时表现出特有的言语反应,带有地方性。6、语篇衔接方式、会话方式、会话含义的推导等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倾向。7、口语表达时与言语形式相伴随的表情和动作等,具有明显地域特点。
一、在选择共同语的词汇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习惯
方言成分除了方言语音、方言词语、方言语法等,我们认为还包括人们在选择共同语成分时(尤其是共同语中有一组同义形式时)表现出的带有明显地方性的习惯和倾向等其他情况。这些共同语成分,多数是从方言中吸收的,仍然为原方言区的人们所“偏爱”。下面我们通过江西人所说地方普通话中的一些常见的语言应用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在一组近义的词语中习惯只选此而不选彼,体现了方言的语言运用特征
对“回头”一词的选择。如“你先吃饭, 再谈。”此空格处,江西人说地方普通话时一般选用“回头”,不选用或少选用“等一下”“吃完”之类。当然表示“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再说;眼前的这件事完了再说”这个义项的“回头”,《现代汉语词典》已收录,已经是共同语成分,但这个方言区的人们不使用近义的“等一会
”“待会儿”之类,而普遍选用“回头”,这就明显地表现为一种地方表达习惯。这种表达习惯在地方书面语中也有充分的表现。江西的地方书面语中也反映了这种情况,如《将军镇》(3)这个含义的“回头”共出现10次,而近义的“等一下”“等一会”仅仅各出现1次。
对“起先”一词的选择。《现代汉语词典》对“起先”的解释是:“最初,开始”。但客赣方言区的人在说地方普通话时或写作时往往选用“起先”而不选用“最初、开始、一开始”。如“他起先以为这回是自己听错了,等到确实弄清了领导的意图,他站起来说那你让别人报吧。”(将19)(4)《将军镇》这个义项的“起先”共出现18次,而这个义项的“开始”只用了1次。江西作家的这种叙述语言特点也反映了他的口语特点。笔者观察,比较多的情况是普通话水平处于低分段的练习者多选用“起先”,高分段的练习者则能自觉选择近义的“最初”“开始”。
选用“懒得+VP”而不选用近义的“不愿意+VP”或“不想+VP”。这“懒得”是“厌烦;不愿意(做某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