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王国维中西融会的文化观.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王国维中西融会的文化观.doc

上传人:nb6785 2015/10/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王国维中西融会的文化观.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国维中西融会的文化观
黄亚青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
摘要:王国维是近代的一位学术大家,他处在上个世纪初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为寻找中国文化的出路,他投身融会中学西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独特观点主张即学无中西和中西相化的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中国近代的教育中。
关键词:王国维学无中西中西相化
在中国近代史上,王国维的思想独树一帜。在近半个世纪的人生里,他有近三十年的时间潜心学术,他涉猎十分广泛,包括了史学、考古、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等等。在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
整个20世纪的中国,为了实现民族振兴、国富民强的理想,在思想文化方面一直为现代与传统,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和取舍所困扰,并且以此为主线,构成了波澜起伏又迂回曲折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中西文化冲突问题给自己的选择。王国维作为近代思想独树一帜的大学者当然也有自己的观点。他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一样,也深切地感受到“西学东渐”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巨大撞击。但是与那些害怕西学会取代中学而坚持中体西用的保守派不同。他选择融会中西文化之路。
一、王国维在融会中西方面的实践活动
王国维处在东西学大碰撞的时期,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也做了很多工作。他曾受到这样的称赞“新旧论学, 不免多偏, 能会其通者原《王枫追忆王国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王国维在世纪初既积极学习和介绍西方哲学。王国维较早引进西方哲学的学者,他共翻译哲学理论著作有十八种之多,并撰写了大量介绍西方大陆哲学思想的论文。其中最为推崇的当数康德和叔本华。王国维的哲学研究自康德始,康德的先验论、理性主义和超功利等思想对王国维影响很大。由于他的天生忧郁性格和叔本华哲学的悲观主义色彩不谋而合,所以很快王国维又将叔本华因为知己。叔本华哲学的很多观念也被王国维吸纳。同时王国维还受到尼采和休谟等哲学家的影响。
同时王国维也开始对中国哲学传统进行反思批判。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在20世纪前数十年逐步建立起来的,说到该学科的建立,人们自然耳熟能详的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以及郭沫若的《青铜时代》、《十批判书》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所起到的奠基作用,然而人们往往忽略的是王国维在20世纪初,为中国哲学学科建设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
首先, 王国维运用西方哲学学说梳理中国哲学, 实现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初步接轨。其次,王国维初步创立了中国哲学学科的基本范式和研究范式。再次, 他呼吁以现代学科理论来研究和配置中国哲学。王国维认为, 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 “我国无纯粹之哲学, 其最完备者, 唯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耳”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下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12页
, 而且中国的哲学是与政治、文学掺杂在一起的。所以, 王国维首明确厘定了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并且呼吁人们一定要分清政治与哲学的界限。此外, 王国维还将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学科研究中, 从而开创了应用哲学的发展轨迹。他同时也承认, 不能生硬地套搬西方哲学的模式, 因为无论是理论倾向还是概念范畴, 中西哲学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王国维是一位极具哲学素养的大学问家,他的种种努力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