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及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纠正、改善和治疗的目的。方法临床观察和护理了30例产后抑郁患者。结果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合理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极大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关键词】产后抑郁;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产后抑郁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以产妇产后郁闷、食欲不振、爱哭、失眠或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疲乏、失去生存欲望、有自杀或残害婴儿的倾向等为特征。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并且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帮助和配合。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XX年12月—XX年12月我院观察和护理的30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0~32岁,孕期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度抑郁患者25例,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饮食不佳、易怒;中度抑郁患者3例,表现为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2例为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方法根据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原因和临床表现,主要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在得到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沟通、表情和行为暗示等疗法及提供相关资料和宣教画面等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识、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达到纠正、改善、控制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目的。,不成熟人格或强迫人格等。对分娩存在着过分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对分娩时的疼痛,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过程中母婴是否安全、健康等。尤其是于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女孕妇,更易患产后抑郁。.2生理因素产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产妇的心理脆弱,敏感性增强,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发生,从而加重抑郁症状[1]。产时产后的并发症、滞产、难产、手术产等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原因。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造成心理不平衡,从而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3心理因素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由于产妇缺乏对分娩过程的正确认识,50%~70%产妇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主要是害怕分娩时的剧痛,怕不能顺利分娩还要再进行剖宫产等,以及对婴儿是否健康、有无畸形、婴儿性别是否理想等的担忧。另外,产妇对母亲的角色不适应,对有关照料婴儿的一切事物知之甚少,对产妇造成压力,导致情绪紊乱,产生抑郁、焦虑。.4社会因素看到或接触死胎、死产婴儿的孕妇易产生精神伤害,曾经历了不良产史的产妇往往是精神高度紧张,其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比一般产妇为更重,更易导致产后情绪低落,是引起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2]。.5家庭因素产后家属的冷漠,夫妻的不和睦,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差,家里老人对婴儿性别的不正确期盼等都是产后发生抑郁的不利因素。,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本科室的先进技术和监测母婴安全先进仪器,介绍科学接生的优越性和安全性。进行分娩准备工作和知识宣教,认真回答孕妇及家人提出的问题,针对孕妇普遍存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