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做一个测量纸带》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第6课,是在第5课中,学生利用小立方体这个标准物来测量物体,并且学习解决测量中的实际问题,即把十个小立方体粘贴在一起又快又准确地测量较长的物体。但在使用小立方体测量圆桶的边沿长度或测量更大体积物体的长度时,还是非常不方便。所以本课中学生将以小立方体为单位,制作一种便携、可弯曲、能测量更大物体、方便计数的测量工具——测量纸带。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学生会再次体会“起点”“首尾相连”“标准单位”等测量因素的重要性。在利用制作好的测量纸带进行物体测量的活动中,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测量需方便、准确等概念的理解。【学生分析】经过前五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测量物体时需要有“起点”,需要测量中“首尾相连”及感知了“十进制计数”的方便。而本节课通过制作纸带,进一步改进测量工具,使学生感受到测量更加便捷、准确。【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等特点,可以替代小立方体进行测量。,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能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从而增强了人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按照步骤制作测量纸带。难点:体会测量工具的改进为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器材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10个小立方体、1把剪刀、1卷透明胶带、1支标记笔、学生活动手册、塑料桶。【教学过程】一、。教师给学生出示小立方体及小塑料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小立方体来测量,又方便又好用。同学们用小立方体测量了书的长度和桌子的高度。今天,老师想知道这个小塑料桶边沿的长度,用小立方体能测量吗?怎么测量呢?学生思考,并提出测量办法。(1)可以用纸带量完铺平,再用小立方体测量纸带。(2)可以先在纸带上画出小立方体,再围绕小桶一圈,这样直接就能测出来了。。以小立方体为标准单位制作一条测量纸带,这样的测量纸带可以弯曲,就方便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新课内容陌生感,更容易将思维集中到新的探究问题上,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二、探索活动一:制作测量纸带。,小组讨论:怎样来制作这样一条测量纸带呢?学生观察测量纸带的特点,讨论制作方法。教师板书:起点标数字教师板书并讲解在纸带上标数字的方法和必要性。,小组合作制作一条测量纸带。设计意图:在观察测量纸带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抓住纸带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特点讨论制作过程,为学生有序完成测量纸带的制作打好基础。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指导、落实学生的良好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活动二:测量小桶边沿长度。:用测量纸带测量小桶边沿长度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