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维普资讯
第��卷第�期�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月�����������������������������������������������������������������������.�����
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论�
——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
王建军�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摘要:三音节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仅次于双音节词,由于成分多元、结构复杂,往往更能显示�
方言构词的个性。丹阳方言的三音节词不仅构词方式独特,而且在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分布上�
具有强烈的极性倾向。文章立足于丹阳方言三音节词的构词特征,并对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内部机�
制作了适度的揭示。�
关键词:丹阳方言;三音词;结构类型;功能类型;双音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三音节词�以下简作三音词�在丹阳方言的�中的成分能否被替换。三音词由于内部结构紧�
词汇系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覆盖面和能产性�凑,其中的成分通常难以被同义、近义或类义成�
仅低于双音词。据统计,《丹阳方言词典》共收词�分所替换,而三音节短语在结构上则具有相当�
约�����余条,其中双音词�����余条,三音词������的变异性,其中的成分可以被相关成分替换。�
余条,二者分别占总数的��% 和��%。可见,三�例如,“弗倒翁”在词形上不能出现丝毫变化,是�
音词在词汇系统中的地位不可小视。�三音词;“弗上谱”�没规矩�可以说成“弗上�
和双音词相比,三音词成分多元,结构复杂,�路”,是三音节短语。四是审音法,主要凭是否�
更能显示方言构词的个性。以往的方言构词研究�变调来识别,凡采用单字本调的三音结构为短�
大多因过于强调双音词的优势地位而将重点置于�语,凡单字出现变调的三音结构则为词。如“天�
其上,对多音节词少有问津,留下了一些空白,这�落水”三字读本调时为短语,意指“天下雨”;读�
使得目前的研究尤显必要。�变调时则为词,表“雨水”之意。�
为了与三音节短语相区别,本文在确认三音�前三种方法为通用法,适用于汉语的各方�
词时大体采用了以下四种通行的做法:一是辨�言,但在操作过程中缺乏周遍性和一贯性,不能�
义法,即看其意义如何生成。三音词的意义不�完全解决词与短语之间的混同问题。例如,辨�
是内部各成分意义的简单加合,而是一种重组,�义法并不能有效区分三音词和三音节惯用语,�
如“白乌龟�鹅�”、“吃生活�挨打�”等。二是扩�因为二者的意义基本上由重组而来,均属于新�
展法,即看能否在词形中插入别的成分。三音�生的专门义,“吃生活�挨打�”与“吃豆腐�对女�
词除少数动宾型的离合词�如“发寒热”�外,中�性进行骚扰�”即为如此。同样,扩展法也存在�
间一般不宜添加成分。三是替换法,即考察其�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对三音词和三音节短语中�
收稿日期:����—������
维普资讯
第�期�王建军:丹阳方言三音节词构词论一兼议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机制����
的动宾型与动补型进行实质性的鉴别,如“养死�钞�钞票��
伢�难产、磨蹭�”与“养汉子�偷情�”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