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公法第一部分国际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 国际法的基本理论     一、国际法的概念、编纂、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考点例题】   下列各种关于国际法渊源的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                                                        二、国际法的主要基本原则      三、国际法的主体     1、国际法主体的范围     2、★国家的四种管辖权(属地、属人、保护、普遍性管辖权:冲突时属地管辖权优先)     3、国家主权豁免与放弃问题     4、★★★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的表决制度          5. 国际法上的承认        6. 国际法上的继承     (1)条约的继承     继承:与领土有关的“非人身性条约”,领土边界、河流交通、水利灌溉等     不继承:与国际法主体人格有关的人身性、政治性     (2)债务的继承     继承:国债、地方化债务    不继承:地方债务、恶债、涉及私人之债、殖民地独立     四:★国际法律责任         国际公法第二部分国际法上的空间制度   第二部分 国际法上的空间制度    一、领土    1. 领土的范围——领陆、领水、领空及其底土;    ——领土所有权和领土管辖权    :一般限制(无害通过、外交及领事特权与豁免、使用领土顾及邻国的正当利益等)及特殊限制(租借等)    二、领土取得的规则——先占、添附等    【考点例题】以下关于国际法上领土或领土主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在领陆、领水、领空以及领陆、领水下的底土均能行使        、添附、割让均为现代国际法上合法的领土取得方式               三、南极地区法律地位    冻结领土、和平利用、科考自由及合作、公海制度、保护资源和环境、建立南极协商会议    四、海洋法        重点掌握: 沿海国在各海域的权利和义务    (1)内海(内陆海、内海峡、内海湾、历史性海湾、港口)    港口的性质——沿海国之领土;港口国对港口内外国船舶的管辖权——民事、刑事    (2)领海(属于领土,但受“无害通过制”的限制)        沿海国对外国船舶的管辖权——民事、刑事    沿海国对对外国船舶行使刑事管辖权的依据:贩运毒品、后果及于沿海国、船长或船旗国外交领事代表请求、扰乱沿海国安宁    (3)毗连区:依附性(其他性质:专属经济区或公海)    沿海国在毗连区中有四项管制权:海关、财政、移民、卫生   (4)专属经济区:沿海国的主权权利、沿海国权利的三个限制(非沿海国的三项自由);       ★★★★(5)大陆架       ★★★★(6)公海       (7)国际海底区域:范围( 国家管辖以外的海床洋底)、性质(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管理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开发制度(                    )    五、空间法和环境法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主要制度领空主权(完全排他)、定期(需要批准)和不定期航班飞行(无需事先批准)    2、★★★国际民航安全制度       3、外空法规则——外空活动的三大制度         4、环境保护  国际公法第三部分国际法涉及个人的制度   第三部分 国际法涉及个人的制度    一、出入境管理规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入境: 第三条 外国人/交通工具 入境、出境、过境必须从对外国人开放的或者指定的口岸通行,接受边防检查机关的检查。    第六条 外国人入境,应当向中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申请办理签证。在特定情况下,依照国务院规定,外国人也可以向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指定口岸的签证机关申请办理签证。……   持联程客票搭乘国际航班直接过境,在中国停留不超过二十四小时不出机场的外国人免办签证。要求临时离开机场,需经边防检查机关批准。   第七条 外国人申请各项签证,应当提供有效护照,必要时提供有关证明。   第八条 应聘或者受雇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申请签证时,应当持有应聘或者受雇证明。   第十二条 被认为入境后可能危害中国的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的外国人,不准入境。    居留:第十三条 外国人在中国居留,必须持有中国政府主管机关签发的身份证件或者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