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自驾游感想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在选择对象、参与程序和体验自由等方面。下面是由聘才网小编带来的自驾游感想,欢迎阅读。(一) 第一次自驾游感想国庆节放假,由于要接待人和值班,不能远离,认真琢磨了一番,决定就在附近找个地方转转,尝试一下自驾游,权当练车了。早听说过渑池县有个马跑泉,去过的朋友说那里还不错,反正是游玩,就想去看个究竟。 10月2日上午将近9时,兴致冲冲地开上我的卡罗拉,向马跑泉出发。因为修路,我不得不绕道,但路也特别不好走,一路上都是拉水泥的大卡车,尘土飞扬,道路也是坑坑洼洼,很是难行,颠簸一路,上午11时到了仁村乡,肚子已经是咕咕叫了,想想到了马跑泉的山上也不一定有饭吃,还不如就在这里就餐,就找了个小饭馆,喝了一碗牛肉汤,又要了猪头肉、猪耳朵,吃了两个烧饼,撑得有点走不动路了,然后再接着驾车前行。进山了,路边的风景越来越漂亮,可盘山路也着实难走,急转弯也比较多,我开车的技术也不怎么样(还没拿到驾照呢),跑到半山腰已经出了一身的汗。路上竟还看到了几个熟人,他们也是出来玩儿的,有的驾车,有的骑摩托车,到了目的地,却没地方停车,因为晾晒收割的豆子,村民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场地,几辆车挤在里面,连调头都困难,无奈只好把车停在路边,带上相机和水,就钻进了山里。马跑泉是一个有40多户人家100多口人的自然村,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率军追杀政敌刘秀,刘秀慌不择路,逃入山中,被围困于此地。刘秀的坐骑见刘秀口渴难耐四处找水,便扬起前蹄,奋力踏出一眼泉水,后人便称此泉为马跑泉。地以泉贵,村以泉名,这个群峰环抱的小山村,也被冠以马跑泉之名。马跑泉真正被人们记住并广为传颂,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这个偏远的小村曾驻扎过我党的陕州行署及渑池县委、县政府。1948年2月21日,当国民党军队及地主武装围剿马跑泉时,因叛徒出卖,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70多人被俘,21人牺牲,4名负责掩护的民兵于弹尽粮绝之时,毅然跳崖,用一腔热血,写下了“狼牙山五壮士”般的英雄史诗,这一惨剧被称为“马跑泉事变”。在几间用石头砌成的房屋的墙壁上,我看到了对这一惨剧的介绍。沿着崎岖的石路,我看到了那个小山村,这个小山村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有的门口还订有牌子,上边写着“县委旧址”、“县武装大队旧址”等字样,里面目前还住着人,逶迤前行,山越来越陡峭,也看到了不少的游人,还看到了马跑泉事变烈士的陵园,陵园简陋且小,只有三个树有石碑的烈士墓,是今年4月份重修过的,采了些野花,献给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在山上的小路穿行,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有的其实就没有路,那是牛走过踩出的痕迹,转到下午2时,也没找到那眼“马跑泉”,遂决定返回。再回到那个小山村,见到了三个村里的孩子,问他们在哪里上学,说在乡里,要跑几十里山路,我不仅为这里孩子们的艰苦而感叹。下山时车跑得比较快,可我不敢一直踩刹车,怕刹车片过热失灵,到下午5时,我回到了家,结束了的第一次自驾游。虽然不是很尽兴,但瞻仰了革命烈士的陵墓,也算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另外,我的车技的确提高了不少。(二) 第一次自驾游感想每年宝宝们放暑假,我都要带着去旅游,放松心情,增加见识,领略各地风情。今年难得先生也请出了休假,便萌生了自驾游的念头。自行设计行程,网上订好宾馆。虽然麻烦,但很有新鲜感。一开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