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七子之歌》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子之歌》导学案.doc

上传人:小点 2019/2/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子之歌》导学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子之歌》导学案学,独立识字学词。认字8个,写字8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查找有关“七子”的资料,借助资料,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查找资料(1)举实例说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怎么落后?中国人怎样苦难深重?帝国主义怎么欺凌中国人民?(2)闻一多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七子之歌》? (3)“七子”被割让时和后来回归祖国的历史。                           预习案 1、对课文进行预基础知识。2、了解作者,整体感知,书面完成预习自测。3、继续练习提有价值的问题,填写在“我的疑惑”中。4、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自己的自学能力。《七子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曲,歌曲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中国亿万同胞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澳门回归而写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已故爱国学者、诗人闻一多。本文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三首,另外四首分别是《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七子”指的是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和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这七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生僻字比较多,利用文中、文后的注音准确认读;查字典,了解“襁褓”“掳”“梦寐不忘”“凤阙”“啖”“脂膏”的意思;看地图理解为什么说香港“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1、给下列生字注音。(    )(    )  (    ) (    )(    )   (    )  (   )   襁    褓        掳       梦     寐        阙        狞(    )   (    )(    )   (    )(    )   啖         脂     膏         号     啕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失败----(    )      陌生-----(    )      软弱-----(     )弯曲----(    )      酷炎------(    )      狞恶-----(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鼓励---(    )     珍惜-----(    )      依旧-----(    )掳去----(    )      保管-----(    )       狞恶-----(    )自主探究探究点一: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书上标出来,并说明理由。 [学法:按自己的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用“  ”标画重点词句。] 探究点二:再读诗歌,想想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法:细读诗歌,借助资料,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朗读这篇课文时声音的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我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