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江南》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9/2/21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南》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城根小学育幼校区彭艺婷【教材分析】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教材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古诗用最简练的字和句,表达丰富的意思和意境。要先让学生了解诗的大致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图片、反复的朗诵诗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整首诗的意境。《江南》这首诗篇幅较短。学生对于“何田田”、“戏”这样的词语想要表达的意思还不能完全了解,要通过观察图片、教师指导、反复诵读来了解。但是学生喜欢读这样的诗,还想把诗以演唱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学准备】演示文稿、黑板贴、黑板画。【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总目标)】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两个笔画。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图片,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难点】“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笔画“竖钩”和“竖弯”。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可”字和“竖钩”笔画。【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可”字和“竖钩”笔画。【教学难点】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21·世纪*教育网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江”。(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南”。(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贴图片。。四、发现规律,笔画识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