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物价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疏勒县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物资配送工作总结经验材料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拉开了新一轮援疆工作的序幕。疏勒教育继续以援疆干部任县委书记试点县为发展契机,坚持“理念引领、典型带动、稳步推进、全面提升”的教育发展理念,明确教育发展思路,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一、基本情况疏勒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2所,幼儿园104所,在校学生58984名,在园幼儿11838名,教职工4138名。享受物资配送学生17550名,占全县学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共涉及我县108所学校,自治区下达计划享受为47557名,下达资金万元。我县实际享受人数46950名学生,其中小学93所31578名小学生,中学15所15372名中学生。二、主要做法和经验加强宣传,确保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 1、统一思想,确保计划顺利实施。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县直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结合疏勒实际,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制定了《疏勒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从食品原料供应到加工储藏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分工,并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实施;召开了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大会,明确了工作目标及各部门工作职责,为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基层学校意见。组织各乡镇教育党总支书记、学校校长召开营养改善计划座谈会,征求营养改善计划中的配餐模式、配送模式、就餐时间的意见,并结合物资统一配送工作的实施经验,达成一致意见,即:由供餐企业统一配送的供餐模式和每天上午以课间加餐的形式,按照学生每人每天3元,每年按200天的标准,为每名学生统一提供一袋学生饮用奶、一个鸡蛋、一个面包;发放时,每天由班主任在食堂签字领取本班营养餐,后如数分配给学生并做好登记,学生在领取时也同时签字。 3、精心组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学校就配餐模式、配送模式、就餐时间、库房管理、厨具需求等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投资了120多万元为各学校统一购臵配备了食堂厨具和库房货架,为营养改善计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教育局会同财政局、监察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公开招投标,确定了2家营养餐供应商。 4、健全制度,完善各项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喀什地区学校食堂管理办法》的规定,制订了《食品入库索证制度》、《食品加工制度》、《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为各学校统一设计送货交付验收单、出库单、入库单、台帐、营养改善操作流程图等;明确乡镇教育党总支书记、各学校校长、班主任以及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名制档案,准确掌握学生相关信息。 5、加强督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教育局联合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餐饮服务许可、从业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加工操作、原料贮存、索证索票、清洗消毒、用水卫生等进行了3次专项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要求该学校负责人及时整改,为营养改善计划的正常运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加大宣传,落实国家优惠政策。联合卫生局举办了全县中小学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卫生培训。通过培训,增强了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同时通过召开学校负责人会议、全体教师会议、学生及家长会议以及发放给家长一封信等,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做法,确保国家的优惠政策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7,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设立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专户,实行分账核算,集中支付,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增加学生营养上;加强学生营养改善经费账目的公开,避免任何形式的挪用学生营养餐补助的现象;建立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制度,杜绝虚报冒领等套取补助资金的行为发生,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周密部署,物资统一配送工作反响良好 1、高度重视,提供组织保障。专门成立由县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物资配送工作的监督、组织实施、产品检疫、资金保障、宣传报道等工作。设立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在教育局,负责寄宿制学校食品物资集中配送工作,提供相应职责范围内物资供应服务,确保物资统一配送工作的顺利实施。 2、深入调研,奠定坚实基础。教育局组织专人对多家粮油生产企业、学生奶生产企业、蔬菜批发商、水果批发商、养殖大户等进行实地考察,全面、准确的掌握市场面粉、大米、清油、肉类和蔬菜销售和销售价格的基本情况,为物资统一工作的开展提供第一手资料。联合财政、防疫、动物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