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采访名人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访名人心得.docx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9/2/25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访名人心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采访名人心得我的采访经历与心得张羽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有些采访,准备越充分越好去年我采访作家杨志军。之前,我其实对他一点也不陌生。我和他一起吃过饭,也曾到他家里与他深聊过。我在网上看了许多关于他的文章。在面对他之前,我采访了他的太太、他的几个朋友。你们看,这样的准备应该是足够了吧。结果稿件写出来后,我们总编看了,说:“文章不错,采访全面。但如果仅从文章来判断,我觉得你没有读过《藏獒》。”我一听,就笑了。我问他是如何发现的,他说:“如果你读了他的小说,小说本身会有一种冲击力,让你不由自主地要追问,与作家去碰撞。但在你通篇文字当中,看不到你的存在。”之后,我开始读杨志军的畅销书《藏獒》,这本书好评如潮,我曾看过一些评论。但当我读完了原著后,杨志军对人生的解读,并不能征服我。我不由自主地要反问他:“真是这样的吗?”这样,我的文章又有了一层深度,那就是质疑与探讨,而不是跟着名人跑。下面我总结一下,哪几类采访是需要充分准备的? ,需要大量的准备。因为你要在已经公布出来的信息之外,寻找新的信息。同时,你要在其他人解读之后,有你自己的解读。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大量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比如采访张瑞敏这样的人,首先得到机会很难,其次,如果你不能一开始就与他形成互动,产生碰撞,他会两句话把你打发了。真正的采访是没有什么时间限制的,时间掌握在对方手中,他想给你时间,他就有的是时间,否则,他就忙得没时间多说一句话。 。比如我们正在做的改革开放30年的报道,这需要我们研究全国这段历史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的特征,再回过头来研究青岛的情况,把青岛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下研究。事先准备不仅有案头准备,还有大量的背景式采访。有些采访,无需准备在我的实际工作中,的确发现太多的采访是不需要准备的。而且我也找到过依据。新华社最优秀的、以写人物见长的记者张严平谈经验时也说过她是不做任何准备,带着一张白纸一样的心灵去直面被采访对象。我深深地理解这句话。因为我自己也从中受益匪浅。有一次,我从民政局听说,青岛开办了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而且是面向贫苦人群的民办的红十字医院。我很感兴趣,就去采访。我连续三天去了三次,都是在那里呆半天,还住了一夜。加在一起,正好凑足了一天24小时。为什么我没有干脆在那里连续呆上24小时呢?因为我根本做不到。那里集中几百个进入人生最后一程的人,几百人聚在一起散发出来的味道、传出来的呻吟、凝望你的眼睛,让我这样一个脆弱的人承受不了心头的重压。所以,我分三次完成了这24小时的采访。这样的采访你无从准备,而且如果你做了准备,很可能你会放弃。首先,没有任何材料可供准备。民政局也只是因为企业注册才知道这样一个医院的存在。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清楚。第二,如果你事先向周围人了解,你很可能放弃。人们会告诉你:“这是民间医院,是为了挣钱的。”病人家属会告诉你:“他们的护理员对患者态度并不总是好的,有时甚至不那么好。”这些信息足以让你放弃这个选题了。但因为你无知无畏地带着一张白纸一样没有任何陈见也没有任何好感的心去观察时,你就有另一番认识:民间医院收费不假,但包吃包住包护理包常规性保守医疗,每月收费750元,个别困难患者收600元,这个费用够不够“红十字”的标准呢?我想是完全够“慈善事业”的标准的。你就在家请个钟点工,一天干三四个小时,每月也得六七百元。你就是再没有经济头脑,简单算一下医院的收支,你就会知道,这绝不可能是一家挣大钱的医院。我的确在这里观察到护理员凶狠狠地对患者说话的情况。但你知道患者是什么样的人吗?重度的老年痴呆症。吃饭,不顺心就往护理员脸上吐;拉了大便,你还没有来得及收捡,就给你抹得满墙都是。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家摊上一个这样的就够受了,何况这家医院以收留这样的患者为服务宗旨呢?我很庆幸,我没有事先准备就去采访了,否则我可能真的错过了亲历一个民间的“红十字”医院的宝贵经历。具体来说,突发的事件、全新的事件、体验胜于分析的事件,采访前一般无从准备,也不必准备。而且准备有时会起反作用,比如束缚和限制了采访对方的思维。我们通常在采访前列一个采访提纲,一些常规性的问题,比如“你对青岛的印象怎么样”、“你对某某问题怎么看”等等。这些问题都很必要,但以这种采访提纲为基础写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如果你设计开放性的提问,让对方信马游疆地侃,你可能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收获。如(转载于:写论文网:采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