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陈氏小架太极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2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陈氏小架太极心得.docx

上传人:qi1920809 2019/2/2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陈氏小架太极心得.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陈氏小架太极心得太极拳大架小架辩晰--兼论膝部损伤一陈氏太极拳大,小架差异陈氏太极拳由陈王庭创拳以后,经过四代至陈有本改动老架,创编陈氏太极拳小架。当时陈家沟称之为新架,后经16世陈鑫,19世陈立清,陈立宪几代拳师地改进成为现代陈氏小架。从老架经四-五代人地改进成为陈氏小架, 是拳术,拳理的进化,是太极拳臻至完善的过程。若您不练陈氏大架或小架,从练拳细节便无从说起,不如咱们从目前某些拳师的说法谈起。 1某些陈氏拳师说:“大架不大,小架不小”。既然大架不大, 小架不小,何必还有大小架之说呢?这种说法没有涉及小架的拳理,只看到打拳人的上肢动作,这上肢动作大小架同样宽大。 2某些太极拳派评论大,小架,以打拳走架拳势的高低来定架:定为大,中,小架。大架马步深,大小腿间成90度角,中架大于90度角,小架大小腿间角度趋于180度角。这也是只看到某些局部表象所下的结论,当他看到陈氏太极小架,在某些拳式上大小腿成90度角的马步,不知该作何想。陈氏太极拳小架与大架的区别在于; 陈氏太极拳小架,开步适当: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开步均伴有双腿缠丝劲。在一步以内身体重心及力支撑点,可随意转放于左,右脚支撑面内,并同时伴随双腿缠丝劲。这是陈氏太极拳小架的最大特点,与之相关的走裆,转关与老架,大架也有不同。开步适当是指:功夫深浅的不同,走架趋势的不同,开步不是固定不变的,功夫较深开步可以稍大。另外对于脚的支撑面而言,身体重心在脚的内侧,或脚的外侧仍有一定空间。但不论开步多大,双腿可同时顺,逆缠或双腿接力缠。学****小架拳刚开始以训练双腿缠丝,转关转胯,不能采用深马步。随着锻练,功夫的加深,骨缝的拉开,三-五年或十年八年后,马步的深度会逐渐加大。有些式如背肘靠,闪通臂,高探马等一些架式,裆走下弧时呈90度马步。关键是这一90度马步只发生在发劲的某一瞬间,若不能以武术击技的观点看待,常不引起重视。大架迈步宽大,步大马步深度自然大,站立时间长,好看,但不易形成击技力。陈氏太极拳小架,不是没有90度角马步,只是时间不到, 功夫不到,练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陈氏小架,每式开头及末尾都不作深马步,故给人总的印象是高姿。太极小架的深马步,做为蓄劲,蓄能的一种方式,当发劲时蓄的能要随之发出,用来增大打击的力度。故陈氏小架的深马步,只能在功夫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发生,而且这一深马步只能在打击发放的一瞬间发生。深马步要用力,在陈氏小架中这力是给敌方准备的,这力蓄的能要放在打击敌方的作用力中。此外腿的缠丝劲有二种情况,一种是腿的固定端在脚如上所述。还有一种情况是:限制扭转的固定端在胯部。一足站定,另一足完成踢,蹬,铲,踹,勾,扫等攻击动作。完成这些攻击动作不能用深马步。真正用于实战对抗的拳种,不宜使用深马步站立,自己站立就费劲,又不利腿,足的攻击。太极拳常以防守自诩,然而有效地攻击乃是最好地防守。二膝部损伤 1 2膝部损伤膝部损伤题目是指;正常的能跑会跳的健康人,因练陈氏太极拳而造成膝部疼痛,或膝关节病。首先一点要说的是,陈氏太极拳不论大架,小架都是强度很高的激烈运动。与邓小平先生“太极拳好”的广播操式太极拳,有很大区别。陈氏太极拳从陈氏太极操练起,身体健壮才练拳。练拳先文打,练通内劲再武打。武打太极拳要求刚柔相济,是强度很高的激烈运动,适合青年人,中年人,但要循序渐进。练陈氏大架伤了膝原因在于:大架,老架步伐大。步子一大,大退骨越加与地面平行,膝部就越接近90度角。马步成90度角时膝部除了承担上身重量之外,还要承担由上身重力所产生的弯矩。上身的重力乘以大腿骨的长度等于主动弯矩,而膝部的拉力乘以至小腿骨的支点距离,形成抗力弯矩。打拳,随时调整使主动弯矩等于抗力弯矩。明显看到主动力臂很长,而抗力弯矩力臂很短,所以膝部拉力要比上身重力大很多,膝部产生很大拉应力。膝部平时只承受上身的重力,产生压应力,而行走蹦跳只产生短时拉应力。在打拳过程中由于训练不足,马步时间过长,就会造成疼痛。但个人情况不同,有人五岁开始蹲马步,有人逐渐加深马步等,不痛必有其因。您几个人腿痛就是大架的毛病?还有几千人不痛? 因为陈氏大架深马步,马步姿式时间长,故练大架的朋友一旦到六十岁左右,女人更年期以后:体力减弱,骨质流失渐多补充不及,都要减轻马步深度,减少活动量,保护关节不受凉,否则不痛也会痛,小架也一样。有些人转练小架膝不痛了,不是因为小架高明,而是小架从高姿炼起,功夫越高,马步越深,小架马步呈90度角时,功夫就很深了。而且小架90度角马步经常只是一瞬间。我从30岁学练陈氏太极拳小架,今年75岁。六十多岁有段时间膝痛,我认为:1进入老年骨质补充不及。2我是业余练拳者,60岁退休有了时间,每天练五遍拳,活动四小时,刚开始不****贯。3冬季清晨天凉,膝部保暖难,因随时增减裤子很麻烦。虽然膝痛练拳一直没断,取高姿,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