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防生入党自传我叫黄贤波,男,汉族,22岁,共青团员,目前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系,现任校报编辑部学生记者,除此并无其他职务。1986年7月1日,我出生在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我的父母都是中国最典型的农民:朴素、善良、勤劳、勇敢。正像双亲继承了祖辈优良的传统作风一样,我也继承了他们的品性:父亲的沉默,母亲的温柔;父亲的老实巴交,母亲的端庄大方。我成长在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之地,自幼沐浴在黄河的怀抱,渴饮黄河甘甜的水,感受她的博大精深、深邃包容,从思想底部就深烙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纹身。父母经营着的只有6亩旱地而已,收入甚微,经济拮据,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实在是步履维艰。儿时的回忆只是停留在自家的三亩果园里:青绿的树叶,青绿的果皮,青绿的天空。和谐安静舒坦的童年生活遥遥飞逝,模糊的记忆停留在村边小河里的青蛙和泥鳅,停留在古铜树上的老鸹窝里。家庭的贫困使得我入学较晚,八岁半的时候我才报名村里的小学。我没有读过幼儿园,在我眼里,那是个模糊惨淡的概念。从此,我再也不和小伙伴偷庄稼地里的红薯了,再也不往过路的身上吐痰玩了。妈妈说,进了学校就要做个好孩子。一学校生活开拓了我人生的新境界。从咿呀学语起,我感知这个世界的美好只是从零碎的视觉和微弱的嗅觉去感触大地的豪迈与百花的芳香。上了学读了书,我开始唱起《东方红》、我开始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我开始唱起《祖国的少年像花朵》。童年的疯狂好像霎时退去,我开始感觉读书的美好:认汉字作算术、唱儿歌听故事,学习是多么好的事情,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雷锋、王二小、潘冬子、赖宁,榜样的力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村子东头碾屋(旧时磨面用的房子)旁边有位五保户黄张氏,年逾7旬,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一间草房。她头发很乱,年迈体衰,常常说疯话,在院子里支起一个小锅做饭,烟雾缭绕,半晌一顿饭吃不成。我和同学商量,星期天去五保户家看看。疯奶奶,我怕。有个女孩说。我劝大家说不用怕,我有一次和她说话,她还给我糖块吃来着。于是,我和四个同学在星期天的时候经常到五保户家去,打扫卫生,收拾院子,帮老人修指甲,梳头发,做饭,这成了我们几个的家常便饭。五保户黄张氏也常常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我记忆深刻的是刻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