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创新方式》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创新方式》论文.doc

上传人:iris028 2019/3/2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创新方式》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低段“绘画小作文”的创新方式作者:徐亚明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怕上习作课,怕写作文。写作时常冥思苦想,或语句表达不清,或感到无话可写,或长篇大论却不知所云。语文老师便被陷在作文堆里,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与阅读水平,认识事物的能力,生活材料的积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低年级学生天真无邪,每天都会围着老师说发生在学校的事、家里的事,还有在社会上看到的事……他们想倾诉的东西很多。因此孩子喜欢表达,也希望表达,我开展“绘画小作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所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从而培养孩子留心身边人、思考身边事的好习惯,这是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的。   一、走进“绘画小作文”   (一)关于“绘画小作文”的描述   “绘画小作文”顾名思义就是用图画配合文字,记录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表达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和自身感受。它融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为一体,可以主观地、艺术化地反映现实生活。通过绘画小作文,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开凿写作源泉,拓宽写作渠道,引导学生自由地体验生活,发展良好的个性,为今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1—2年级)”。“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我们从“有兴趣”、“乐于”、“自信心”、“愿意”、“分享快乐”等词中,看到了新“课标”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应该说,达到了这些要求,也就达到了作文教学最理想的境界。   开展“绘画小作文”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作文训练现状,把作文和绘画进行优化整合。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写作目标,从体验生活、丰富学生写作内容入手,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在发展孩子语文智能的同时,带动美术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其他智能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实践“绘画小作文”   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让“绘画小作文”实践活动成为学生释放生命活力的舞台,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呢?笔者认为激发兴趣,开放内容形式,实施多元评价,能为绘画作文实践“插上强劲的翅膀”,在“绘画小作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到“海阔天空”,可以“展翅翱翔”。   (一)兴趣激发——我要写,我爱写   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识字量不多,有的孩子说一句完整的话都需要人提醒,一下子让他们“写作文”,似乎有些为难他们。因此,一开始,我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他们真的能够写出什么,而是要激发他们对写话产生兴趣。   ——写自己的“作品集”   为了唤起学生参与绘画小作文的欲望,第一学期,我们先给学生讲了一些作家的故事。告诉他们,当作家要写好多好多的东西,他们写的东西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