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君子的品质-再读《论语》有感】甲午仲夏,月牙山书屋。闲来翻阅藏书,见《论语》有四、五个译本,遂选其一本细细品味。论语者,从其表意知是谈论语言艺术的著作,观其内是孔子及其弟子阐述君子的专著。古代东方有君子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几千年来人们都以君子为美,或美称人为君子,或以君子自居。山人感之:自称君子者众,知君子品质者几何?山人自察,往昔山人徒记君子有二:其一,“君子以不知为耻”;其二,“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以不知为耻”,讲的是学之道,所以山人一味求博而广,有生四十余载林业、电子、医学、营销、历史、地理……等等无不摄略。四十余载岁学富五车,学虽博而不能专精,以致半生学业无所成。山人叹曰:“学而不能知其一,不能成。不精一,一无所知,此学之道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讲的是诚信之道。所以山人延习了言必果,行必信的标准,今日温习了《论语》才知道:“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原来这说话必须讲信用,做事必须果断,是小人的固执,不是一等的士。细品《论语》方知:信而无礼,不足以立,孔子曰:“不知礼,不足以立。”无论亲朋好友,还是商场、官场,诚信是必要的,而礼仪、礼金、礼物更是必不可少的。山人观世,常人所犯有二:一是对待外事彬彬有礼,而对内事不知守礼,于是唠叨、指责、挑剔的毛病产生了。二是不懂送礼,这送礼的秘诀是“大礼不送,小礼不断。”否则是伤財害人,尤其是在官场、商场和子女身上尤为大忌。山人五行缺火,礼运不足,今得以再读《论语》,始知礼乃人生第一等大事。山人叹曰:“信而不知礼,不足以立,尤其齐家教子礼当居首。”山人九思自察,细品《论语》,君子有着君子的品质,不知道,不能明君子;不知道,不足以妄称君子。山人暗叹:“山人尚非君子,或曰只是一个小人(孩童或者野人)。像一个青涩的果子没有成熟……”山人开卷而习,闭卷而思,思而学之,学而乐之……原来君子的品质是:一心、二忌、三知、三怀、三省、三友、三乐、三无、三不、三愆(三勿)、三戒、三畏、明三疾、三变、四绝、四非、四恶、四恶政、五德、五仁、五美、六艺、六蔽、七学、八目、九思,请诸君同仁细细品味。君子一心,一其心也,专一之道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方法需要温习它,思考它,以它为了乐,所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学亦有道,学之道在于学一,精一;人之道在于忠于一,诚其心。一心的要诀都写在《大学》和《中庸》这两篇里。所以《大学》有云:格物格其一,致知知其一,诚意诚其一,正心正其一,如此方可齐家、治天下。《中庸》有云:博学一,审问一,慎思一,明辨一,笃行一,此得一善而谨记于胸。正如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释:“我的讲的道理前后贯穿的都是一,我不是学了许多知识才明白,而是先把一个事物研究透彻才得到的。”君子二忌,一忌博学,二忌不器,这是山人对《论语》的不同见解。一忌博学,忌广泛学习而不专一,博古代同“搏”,有拼搏努力之意,现代的博士不是广博多学之士,而是最专一、专业的研究生。荀子《劝学》所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应解释为“君子搏学而日参省乎己”,所以荀子说学一速成。人类的知识好比如一个鸟蛋,中小学学习的知识好比蛋黄,到了大学或者社会上你选择了一个精准方向学习,到了相当于研究生的时候你到达了蛋壳,你选择了一个突破点突破,突破蛋壳你成为了博士。你将人类的知识扩大化,从此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