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事管理学 第六章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
第六节药品广告监督管理
第六章药品流通监督管理
第一节药品经营监督管理概述
第二节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第四节互联网药品监督管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
第六节药品广告监督管理
3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
一、概述
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三、市场调节价
四、国外药品价格管理方法
五、药品价格管理发展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一、概述
药品价格管理的背景——
计划经济,全部药品统一定价
14大以后仅管193种又减少为67种
价格放开,药价虚高,年年攀升(以10%速度)
药品价格涉及民生、社会等大问题——
国家财政和医疗保险不堪重负
个人负担加重,老百姓“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影响社会稳定
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和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药品价格管理一、概述
药品价格混乱原因分析——
1)生产供大于求过度竞争虚报成本
改变包装剂型原料调价
2)批发企业过多过滥、层层折扣
3)医疗机构以药养医
药品收入>50% ,正常<20%
4)法律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管理不力手段落后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一、概述
实例1:× ×沙星注射液
实例2:消心痛100片/瓶
改名× ×乐 50片/瓶
实例3: 对乙酰氨基酚
进口合资药品价格高于同种药品几十倍
国际市场 500mg/10片 30-50美分$;
中外合资独资 500mg/10片 7-10元;
国产对乙酰氨基酚通用名/ 60片<5元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一、概述
主管部门——
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各省物价部门
法律法规——
《价格法》(1998年)
《药品管理法》 2001年修改新增5条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法定有两种药品价格管理体系——
1) 政府定价(价格确定,不得改变)
政府指导价(确定最高零售价格,可以低于不得高于)
2)市场调节价(自主定价,市场调节)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1. 政府定价的目的——
使药品质、价相符
消除虚高价格
保护用药者的正当利益
2. 政府定价的依据——
依据社会平均成本
市场供求状况和药品临床价值
社会承受能力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定价依据之一——社会平均成本
个别成本不同的经营者生产同种药品的
物质资料耗费与劳动耗费的总和
社会平均成本个别成本的加权平均
反映总体的耗费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首要依据
成本核算的条件:成本数据真实
第五节药品价格管理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
定价依据之二
——市场供求状况和药品临床价值
在成本确定的情况下
市场供求状况是影响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决定因素
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临床不可或缺者价高
定价依据之三——社会承受能力(政府考虑更多)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国家宏观调控及产业发展政策
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消费者各方面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