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2、城市化发展呈现出S型增长曲线
3、全球化、信息化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
二、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经验
1、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
2、形成合理城镇体系
3、主导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4、城市治理的法制化和透明化
三、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教训
1、自然资源与环境代价惨重(城市蔓延)
2、社会环境危机重重(疾病流行、房地产泡沫危机)
3、人群互动关系问题丛生(贫民窟、城市危机与社会骚乱)
4、美国案例
四、国外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1、城市发展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2、走多元化城镇发展道路、形成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至关重要
3、积极培育城市主导产业
4、制定系统、稳定、可持续的城市政策
5、政府的适度引导必不可少
国外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城市又是交通拥挤堵塞、环境污染恶化、社会分崩瓦解的渊薮。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不同,各国城镇化的速度、特点与动力机制等存在显著差异。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汲取和借鉴所有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001年6月底,近500个中国城市的市长参加中国市长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达成一个共识: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按照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估计,2008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化水平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
自从有了城市,就有了城市化现象。从城市的起源、发展动力和推进规模的角度,可以将人类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一)工业革命前人类城市发展阶段:指工业革命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人类城市发展阶段,从城镇的起源(或人类文明的起源)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城市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众所周知,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的群居体被统称为人类聚落,城镇就起源于原始的人类聚落。这一时期,由于工业革命之前,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难以支撑较大规模的城镇人口,因此在这个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时期,城市发展进程十分缓慢。如果从5500年前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也就是城镇文明,相继诞生开始算起,到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在这52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城镇化水平(与后文统一,城市化从工业革命才开始)仅增长了3个百分点,即从零增加到1750年的3%左右,世界城镇人口大约250万人。期间又经历了城镇起源及扩散阶段、中世纪商业城镇发展阶段和文艺复兴工业革命酝酿阶段,产生了古埃及都城、两河流域古城、印度古城邦、中国古都,还有中美洲的玛雅古城;出现了40万人口的雅典古城、100万人口的罗马古城、100万人口的西安古城和70万人口的北京元明都城等人类农业文明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二)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指工业革命后建立在早期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局部城市化发展阶段,从18世纪中叶到二战结束。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推进人类城镇化的历程。由于工业化对社会制度、人口素质以及技术知识水平要求的门槛比较高,早期由工业化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主要发生在西欧和北美等世界的局部地区。这个时期
,世界城镇化进程起点不高,速度还不是太快。据统计,从1750年到1950年的200年间,世界城镇化水平仅提高了26个百分点,仅从3%%。这个时期最大的成就是,西欧和北美少数国家完成了高度城镇化的历史任务,成为发达国家。
(三)世界全球城市化发展阶段:指二战结束至今的建立在现代工业化基础上的世界全球城市化阶段。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开始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从1945-2008年,世界城镇化水平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从27%左右提高到50%,完成了城镇化过半的伟大历史创举,人类进入普遍繁荣的城镇时代。这一时期,城镇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城镇化继续深化,成为新型的、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的、后工业化时期的城镇化先驱;二是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快速崛起,成为城镇化的最主要推动者;三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到世界城镇化进程中来,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存在着如下规律:
1、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化水平也随之提高。城市作为物质空间载体,能够提供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占主导地位的产业从农业转为工业,再转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