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际旅游岛
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基本信息
“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当前着力推进的海南岛建设目标。
  
魅力海南
《体改院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建议》中认为,所谓“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有步骤地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自由化进程。另外,《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将“国际旅游岛”的基本内涵定位为“三新”,即新目标,实现服务、管理、景区、产品四个“零距离”,建成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新体制,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发展与管理体制机制;新政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旅游开放政策。在此基础上,海南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见》,提出“国际旅游岛”就是旅游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世界一流的海岛型国际旅游目的地。 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
高举中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战略定位
——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br/台。
——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
——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发展目标
——到2012年,用3年左右时间打牢基础,优化环境,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谋划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项目,实现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吸引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1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3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39%。
——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47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
——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海南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768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12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力争达到,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1]
阶段性目标
基于以上概念,“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就是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18年力争使海南成为国内政策最开放、体制机制最灵活的旅游特区;成为代表中国旅游形象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之一、世界一流的海岛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继而向自由贸易岛迈进。
未来发展
届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将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
  
魅力海南
成为支撑海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代表中国旅游形象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之一,国内外高端游客占绝对比例。三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