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docx

格式:docx   大小:4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docx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9/4/1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宋八大家之苏辙一、冰山下的火焰前导言: 同为北宋大文豪的苏辙,尽管影响力远不如他的哥哥苏轼,但同样有着光彩照人的传奇人生,初出茅庐时,他敢于指责皇帝为昏君,位居副宰相时,他大胆改革、精明练达,那么究竟该如何品评埋没于兄长光芒背后的苏辙?《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一集《冰山下的火焰》。画外音: 由于苏轼在北宋文坛上的盟主地位,以及他的创作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人们往往只把目光锁定在苏轼身上,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却经常被忽略,人们对于苏辙的了解大多是源于他与哥哥苏轼之间兄弟情深的感人故事。那么,苏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哪些精彩传奇?他又是凭借什么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第一集《冰山下的火焰》,敬请关注。康震: 我们都知道苏轼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名气很大,这不用说,苏辙有一些名气,但远远赶不上他的兄长,所以现在这里边就有一个问题,苏轼进“八大家”,甚至苏轼进不进“八大家”都无所谓,他进哪大家我们都不奇怪,就是这苏辙跟苏洵,他们进这“八大家”理由不充分,因为我们总觉得他们名气不够大,老觉得要让苏轼把那父子俩给带一带,才好像符合我们这些平常人的想象力。其实大家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苏辙能进入“八大家”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诗写得也不错,另外我们以前也说过,能进入“八大家”之中,固然首先是要看文的成就,但也不仅仅只是文的成就,还有他的综合成就,就是要看他这个人的一生的发展,他的人品,他的思想、道德和他的声誉。我们对于苏辙是很不了解的,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苏辙其实是白纸一片,我们完全搞不清楚他的状况。我们今天讲这苏辙第一集要讲什么呢?我们这一集是有一个题目的,叫《冰山下的火焰》。一般人认为苏辙这个人跟他的哥哥比起来比较内向、比较内敛、比较平和、比较沉默寡言,很像他的父亲苏洵。他哥哥苏轼像他的祖父、爷爷苏序,大大咧咧的,有话就说,不说话如蝇在喉,像苍蝇卡在喉咙上,不吐出来他就不高兴。这是我们一般人对苏辙的一个看法,他比较平和,但是我们说平和的人不意味着内心思想的深处就是平静的。火山不喷发的时候,有时候比那正常的山看上去更沉默,当它喷发的时候,那发出的威力,迸发出的火焰是让人很难预料和预测的。苏轼在政治上他有自己的鲜明看法,有自己鲜明的表达,苏辙可能他的表达不像他哥哥那么有魅力;那么以情动人;那么富有文学色彩,但是他的政治表达、他的政治态度一点都不比他的哥哥逊色,甚至比他哥哥更出色,要不然怎么做副宰相呢?那是随便给的吗?那为什么苏轼他就做不了,这都是有原因的。这冰山下的火焰,到底喷的是什么火?这里面我们现在来慢慢给大家讲出来。别以为苏辙从小就不出色,很出色。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哥俩参加制科考试,细的咱们不说了,说得已经太多了,参加制科考试,还没开始呢,宰相韩琦就放了话了,说今年参加的人挺多啊,苏轼和苏辙这哥俩都来参加了,别人还在这凑什么热闹?这话一说,走了倒有一大半了。这不知道是不是这哥俩***这韩琦了还是什么,韩琦对他们俩,包括我们前面讲对苏洵都是很器重的。八月份要考试了,准备了大半天,苏辙病了,眼看着是赶不上时间了,又是韩琦专门去找宋仁宗,说今年这制科考试人很多,但真正的人才我看也没几个,如果苏轼和苏辙这哥俩不参加这考试,这次的考试就大打折扣,但是现在苏辙病了,不能正常参加考试,看能不能把考试时间往后推一推?仁宗说那就推吧,既然你都说了,你们对具体情况比较了解,我高高在上不大了解,既然是选拔人才,等小伙子病好了咱们再考。等——二十出头的一个小伙子,国务院总理发话说我们这次考试等你一下,你以为这是闹着玩的?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早已显露其外,韩琦至于这样来奖誉他吗?不可能。就这一个小事就能看得出来,苏轼兄弟,特别是我们不大熟悉的苏辙,光彩照人,只不过他这光有点像磨砂玻璃那光,不是那么耀眼,但是足够吸引你。参加制科考试,参加制科考试有命题作文,什么叫命题作文呢?就是给你出一些题,问你,你来答,策问,那么这个名头叫什么呢?叫《御试制科策》。这《御试制科策》苏轼也要写,苏辙也要写,参加考试的人都要写。苏轼写的那篇,他自己觉得写得非常好,苏轼说自己“直言当世之故,无所委曲”——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我把我的话都说出来了,一点都没委屈自己。至于委屈了谁,那咱不知道。苏轼哪知道,他那文章写得真不怎么样,他弟弟写得不是没委屈自己,是把宋仁宗恶心了一把。也就是说在政治态度的表达和深度上、激烈的程度上,如果苏辙要开口,如果苏辙要下笔,那比他的哥哥具有更大的杀伤力。二十出头一小伙子知道这考试是宋仁宗亲自主持的《御试制科策》,矛头直指宋仁宗,说了他四大缺点,第一就是说,那问题问的说,为政要志勤而道远,他就说你根本谈不上志勤道远,反而你